回忆鄂东南兵工厂的发展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回忆鄂东南兵工厂的
发展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王只谷

  这个回忆又把我带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我党在湘鄂赣边区鄂东南根据地的穷山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兵工厂,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当时,广大干部、工人那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鄂东南党组织十分重视兵工厂的建立。一九二八年初,在阳新县的金龙区中庄铺,靠“三匠”(铁匠、木匠、铜匠)起家,办起了第一个修机组,这就是鄂东南兵工厂的前身,开始打短刀,做梭标,后来经过一段努力,试制成一种可以打六发子弹的枪支,叫“六子轮”,供给游击队,有效地支持了鄂东南地区游击战争。
  随着游击战争的不断发展,这个机修组的技术也相应地有了提高。一九二八年度,已能做枪机、造撞针了。到了一九二九年的上半年,这个修机组已发展成有十多人的修械所了,所长是胡秀峰同志。它担负着为游击队、警卫团修枪炮、制枪支零件的任务。同年上半年又改修械所为修械处.人员由十多人发展到五十多人。这时,阳新、大冶两县我方的枪支都是送到修械处去修理。从而,短枪队也成立起来了,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短枪队出现后,鄂东南地区的游击战争开展得更为活跃了,打民团、杀土豪,痛击反动武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鄂东南人民掌握了武器后,又密切配合红军五纵队挺进鄂东南,所以,
很快就恢复了鄂东南苏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更好地为革命战争服务,一九三O年下半年,鄂东南的党组织决定在修械处的基础上.正式扩大成立鄂东南兵工厂,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支、制造炮弹、子弹,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受党组织委托,到兵工厂任特派员的。
由于工具简单,制造枪炮弹药时要付出很大的劳动,生产撞针是靠铁匠用手工打出粗坯后,先用粗锉子锉,再用细锉子锉,最后相差毫厘,就靠用沙纸磨了。步枪管也是靠手工钻.钻一支需要两个人花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生产火药时,碾槽由两个人对拉,每天十二个人,最多只碾得两槽。试制第一挺机枪时,石大山同志花了四个月时间,制成后,厂长和工人们都很高兴。试射时,发现拉杆粗了一点.石大山同志用锉子锉了一下,结果又试了不能用,他难过得眼睛都哭肿了。经过反复试验,最后还是搞成功了,从失败到成功整整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
  当时生产条件虽差,但生产质量还是好的,要求也很严格。我记得运到前方去的炸弹,有一个在爆炸时只破成两半,这个部队的负责人拿着弹壳子一直跑到兵工厂里来追究责任,我们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查,经过化验,发现弹壳里有一个熟铜线,影响了炸弹的质量。从此以后,兵工厂对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每次出厂都要经过严格地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能出厂。
  尽管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从领导到工人,心里想的都是要把军工生产搞上去,提高武器质量,为革命战争服务。大家不畏艰苦,不怕困难,不计报酬,不考虑个人得失,一条心,一股劲。当时我们除伙食外,津贴补助是很有限的。大致分为四等:一等是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每月十元;二等是技术高一点的组长、工会主席,每月八元;三等是一般技术工人,每月六元;其余的人每月四元,这些津贴补助有时有保证,有时候几个月发不到一文钱。但谁也不计较.终于胜利完成任务。
  经过一翻艰苦创业,到一九三一年,兵工厂终于发展壮大成具有翻砂、木工、铁工、火药、子弹五个大组;机修、保管、总务三个大处;两个运输队;一个警卫大队。包括供销社、剧团、通讯、勤杂等在内,共有一千多人左右规模可观的兵工厂了。生产能力也由原来每天只能生产四个炸弹,二百发子弹,修理枪二、三十支,提高到每天生产炸弹一百以上,子弹五百到六百发,修理枪(包括轻重机枪及步枪)三十余支。过去不能生产的迫击炮弹,这时每天也能生产三号追击炮弹十五个,二号追击炮弹十二个,一号迫击炮弹十二个,手榴弹二百八十个,炸药十五到二十斤,还生产了两支铜手枪,另外,还能生产技术难度较大的仿德国造二十发驳壳枪,十发的汉阳造驳壳枪,迫击炮筒,轻重机枪等。 兵工厂生产的这些武器弹药,主要是供给湘鄂赣红军主力红十六军、鄂东南红军主力红三师以及鄂东南各县的 地方武装,有效地支援了革命战争,为扩大红军,巩固苏维埃政权起了~定的作用。
  鄂东南兵工厂的成长壮大与湘鄂赣省委和鄂东南特委的坚强领导以及鄂东南人民的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省委和鄂东南特委曾多次派干部到兵工厂加强领导,又多次询问兵工厂的生产情况,具体帮助解决困难,鄂东南各县的人民也千方百计支援兵工厂,关怀职工的生活,阳新县金龙区派八十余人,步行一百多里。
  当时,我们这小块红色根据地是处在四面白色恐怖之中,敌人除了不断对苏区发动革命军事“围剿”外,还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困死这块红色区域。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建立起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兵工厂,确实不易。
  首先是厂址的选择问题,除了考虑安全外,还要反复考虑如何少花钱或不花钱而多办事的经济效果。当时我们的经济是很困难的,真是一个铜板都要计算着用。我们按照这个原则。先是找到阳新县杨林区的东坑和西坑,调查后,发现那里缺乏材料来源,又缺水缺煤,只好放弃。后来又找到大冶县的一个地方,那里水源不成问题,但煤和其它材料来源不足,离敌人又近,也只好放弃。最后我们选择了地处龙港、燕厦、大畈各十五里的中心点沙基畈。这里自然条件好,两面有山,可以放哨也便于守卫。如果发生什么情况,山上一打枪,四面八方都可以听到,前面有一条小河,即有水源,也可以行船搞运输。中间是个大平畈,畈上有一个大村庄,庄上有一座姓陈的大土豪房子,主人早已逃跑了,可以做厂房和供千把人居住,即省钱省事,又省时间。离沙基畈不远的明家湾有烟煤资源,在离此地十几里的通山还有造弹药用的硫磺。我们将上述情况报告特委。特委经过研究后,认为这里条件好,同意建立兵工厂。接着,特委又派詹侠东同志到兵工厂担任厂长,胡金山同志任经理,胡秀峰同志任总工程师,我担任特派员(后任经理、政委)由这些同志组成了厂领导班子。后来,我们兵工厂越办越大,越办越好,有个重要因素,就是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我们首先注意对原有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我们的厂长詹侠东、总工程师胡秀峰,技术组长石大山以及技术员徐尚清、胡有阶、赵风光、黄家晚等同志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重视被俘人员中的技术人才的使用,一九二九年八月下旬,红军五纵队在何长工、李灿同志率领下,挺进鄂东南,打下了通山县城后,俘虏了三十余人,其中有一个姓向和一个姓徐的是国民党二十六师的随军修械师,不仅可以修理一般枪支,还会修理机枪,是难得的技术人才。后来打中庄铺时,又俘虏了一个姓盛的工程师,他的技术也很高,由于我军正确地执行了党的俘虏政策,对他们不打骂、不搜身、不虐待,生活上给予优待,政治上感化教育,他们很受感动,表示愿意为我们服务。组织上把他们安排到我们兵工厂工作。那位姓向的技术员后来还人了党,升为工程师,并被任命为我们一分厂的厂长。由于我们原有的和新加入我们行列的技术人员一起努力工作,不但使我们厂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使一大批从农村来的同志有了受教育、学技术的机会,为我们厂培育了一批新生力量。
  兵工厂的设备是很简陋的。除了五纵队从敌人手里缴来的三架台钳一个烘炉外,主要是使用一些极简陋的土设备。翻砂用的炼铁炉,是工人们用头发、稻草、泥巴把油桶壁糊起来的(代替耐火砖),风箱是大油桶做的,由于风箱做得较大,很笨重,一个人拉不动,就用四个人或六个人接,就用绳子牵着拉。
  制造枪炮弹药所需要的物资,我们尽可能地做到废物利用,就地解决。翻砂需要用的铁和铜,我们一般都是各县老百姓用箩筐送来的废铜烂铁和生铜线等,制炮弹和子弹用的炮弹壳、手榴弹壳、子弹壳,主要是捡敌人用过的,做火底使用的熟紫铜是群众捐献给兵工厂的紫铜壶,兵工厂所用的酒、樟树、栗树涤油给兵工厂送来铜和钢,另一个乡的群众,还给兵工厂送来了九十多只鸡;职工吃的粮食是龙港人民供给的,兵工厂烧的柴是靠中山岭三个乡的人民解决的。鄂东南人民群众对兵工厂的大力支援,极大地鼓舞了兵工厂干部和工人的革命积极性,激励我们为革命战争多造武器弹药,支援革命战争。
  一九三二年秋,鄂东南兵工厂改为湘鄂赣兵工厂,在省委、地委的领导下,对湘鄂赣红军的发展壮大、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八日


©lalalla,© 1999-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42134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1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