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奇特现象。“拟”就是相仿的意思,“态”是指形态外貌。动物或植物的外形和颜色,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极其相象,就叫拟态。
拟态这种现象在昆虫中最为常见。例如,在桑树上常爬着一种肉虫,名叫桑尺蠖,样子很象桑树枝,颜色也极象桑树皮,人们不仔细观察很难把它分辨出来,因此,它也容易躲过鸟的眼睛,免于被害。
另外,象竹节虫,它的体形和颜色很象竹子,很难分辨。动物的拟态,具有巧妙的自我保护作用,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如果没有这种拟态,这些小动物就在环境中突露出来,这样,就会遇到危险。植物中也有拟态现象,喜马拉雅山中有一种草,它的叶子很象眼镜蛇在昂头远望,所以把这种草叫毒蛇草。食草的动物疑惧它是条真蛇,不敢走近,更不敢对它下口,它也就避免了灭顶之灾了。
植物中的拟态现象,我们再略述一、二。
生石花
生在非洲南部一些地区,气温高、雨量少,而且过于集中,早季较长,在那些地方,生长着一种“有生命的石头”–生石花。
生石花是番杏科的一种植物,它具有高度发展的拟态,象卵石一样散生在乱石丛中。如果不是开花季节,很难看出它是一种肉质植物。
它的叶肥厚多汁。裹成卵石状,能贮存水分,防止过多的蒸腾;由于它的颜色和形状与卵石维妙维肖,也就可以躲过食草动物的眼睛,避免动物的啃食,拟态,巧妙地保护了它。倘若它生得鲜艳夺目,自然会招来祸害的。
我们可以设想,古代的这些地方可能生长着许多植物,随着气候朝干旱变迁,使那些耐早的植物才能得以保存,那种不被食草动物发现的植物才能得到幸免,这就是残酷无情的自然选择。生石花就是这世世代代自然选择的幸存者,这个拟态外衣,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类似生石花的植物,还见于美国的沙漠中,其形如小石,骤然视之,难分是石,是草。所以叫它小石草。小石草能开一种小黄花,也很好看。
由于这种拟态植物,奇特新颖、别具一格,所以我国有些公园里引种栽培,仍植于乱石之中,与卵石杂然相生,供游人辨识、玩赏。
光棍树
广州有人喜欢在庭园里裁种一种“神仙棒”,它是大戟科的一种树木。它没有美丽的花,也没有潇酒的叶,既没有娇艳丰姿,又没有实惠蜜果,生得光溜溜的,象对接起来的绿色棍棒,却讨得人们的喜欢。神仙棒,只长光溜溜的枝条,不长叶片,偶而生叶,也极小极小,见于枝端。因为它一身光棍,所以又叫它光棍树。
光棍树也是一种拟态植物。因为它象棍棒一般,这种拟态给它的生存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它原产于非洲,那里有许多沙漠和荒漠,气候炎热干燥,长期无雨。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光棍树,退化了叶子,只留着棍棒状的枝籩癌肇鴯锺汉墠舫牧,可以减少蒸腾,节约水分。以绿色的茎和枝条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以顾强的生命力适应了严酷的干早环境。
这种棍棒的“装束”,给食草动物一种“穷光棍的感觉,无叶可食,毫无“油水”,也就不屑一顾。真要对它下口,也没有什么好处,光棍树的汁液中含有毒汁,也会“教训”它们一番。光棍树在非洲能长3~7米高,而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只能栽在温室里,长得很矮小,作为盆景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