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历史和艺术

印章的起源
印章是一种信物,所以又称为印信。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公元前四○三——二二一),以主张合纵著称的政治家苏秦曾佩六国相印。证实那个时期,官吏佩印已经形成一种制度。近几十年来周秦鈢印不断出土,更把印章的可靠历史推前了几百年。


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为了提高皇帝的尊严,对于印章的使用,定下了严格的制度:皇帝所用称为玺,臣下所用或称为章或称为印,各有专称不能混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曾经掠得赵国的国宝“蓝田玉”。他做了皇帝就把这块美玉制成为皇帝的宝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传国玺。


到了汉代,印章的制作技巧有很大提高,成为一种艺术创造。当时的印章很多用来殉葬,有一些将军们在战时阵亡,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就一同埋在土里。所以遗留到现在的还有相当的数量。


汉印有官印和私印两种,官印刻着各级官吏的官衔,如某某将军,某某太守,私印刻着私人的姓名。汉晋以后,印章的应用逐渐广泛和频繁。就官印而论,在皇帝的诏书上和官吏的文牍上就须要经常钤[qián]盖印文。就私印而论,唐宋之间,不但姓名有印,别号有印,就是一些文人的堂、室、斋、阁的名称,也都刻成印章。宋代以后,私印的应用更和书法、绘画两种艺术进一步发生了新的联系。书画的作者开始在他的作品上题款押印,如苏轼,如宋徽宗赵佶,在他们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们押款的印章。


印面文字——篆刻
印章的文字,过去大都用篆文,所以叫做篆刻。刻印篆体一般使用的有两种,一种叫缪篆,汉印都是使用这种字体。另一种即小篆,唐宋印章多用这类字体入印,此外,也有的刻印家以大篆入印(即商周古铜器上的文字)。

篆刻与书法息息相关,刻印的人必须精通篆隶的法则,才能得心应手。汉代重视书法,刻印的人对于书法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汉印不论精粗都有它一定的艺术造诣。唐宋以来,书法一道,为文人所专有,刻印的工人不懂书法,因而篆体不合书家法度。唐代刻印有所谓九叠文,曲屈盘旋,后来的官印多沿用这一字体,主要目的在于防伪杜奸,艺术的价值遂趋于没落。直到元代的赵孟頫[fǔ]用小篆创“圜朱文”,明代的文征明、文彭父子又吸取汉印的精华加以丰富,一时蔚成风气。在明代以刻印名家的不下数十人,刻印遂成为专门的学问。到了清代,金石学方面的研究大大突破前人,汉印出土也日见增多,经过刻印家或鉴赏家搜集甄[zhēn]选,进一步辑成印谱,比较广泛地流传,更给后代的刻印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印章的素材和制作
秦汉印章刻玉的十分居一,冶金的十分有九(金属包括金银铜铁等,铜的最多)。以后也间杂使用象牙、犀角、砗磲[chē-qú]、琥珀、水晶、竹、木、磁等类原料作为印章的素材。金属印章的制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铸印,一种是凿印。铸印是把熔化的金属倾入模型铸成的,凿印是用刀直接凿成的。大抵平时授官晋爵多用铸印,以示郑重;军中急于封拜,多用凿印,以期速成。自秦汉以至宋元,一般沿袭旧习,主要是用金玉作印。直到元明之间,王冕用浙江天台山所产的花乳石刻印,风气一开,石印逐渐流行。因为刻石比铸金方便,明清两代的私人印章,金玉的地位绝大部分被石印所代替。这样一来,文人擅长篆法的,都可以自己动手刻印,这才把书法与篆刻两门艺术重新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得篆刻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石印流行以后,各地精美的石料多被选用,最为著名的是青田、寿山、昌化等石。青田石出产在浙江青田县,寿山石出产在福建侯官县的寿山,昌化石出产在浙江的昌化县,这些石料经过选择、琢磨,制成印章,其中的精品都是细腻温润,光彩夺目。清代中叶,寿山采出田黄石,石质通体明莹,色如蒸栗,更为艺术家所重视,它的价值按重量计算,一直和黄金的价值相当,可以想见人们对它的珍爱。至此,印章和砚、墨等文房用品一样,它本身就成为一种美术工艺品了。

印章的钮
印章作为一种艺术品,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印钮的制作。印章的上端往往雕成各种物像,人们把它叫作“钮”。如果说篆刻——印面文字的刻制,与书法有密切的连锁关系,那么,印钮的雕刻就是中国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汉印中,最常见到的是龟钮、瓦钮、复斗钮、鼻钮等,其他像狮、象、驼、辟邪等钮,也有不少。石印流行以后,印钮的制作,更是丰富多采,清初刻钮的有名工人有尚均、杨玉璇、王定、张鹤子等,都极受艺术界的重视。其中尚均刻钮,工致生动,极为珍贵,至今被人称为“尚均钮”。这些刻印家雕刻印钮的艺术造诣是非常惊人的,他们能在一寸见方的素材上雕成各种动物的形象,也有刻成人物、山水的,都能栩栩如生。甚至于在一个小小印章的上面,掺合了各种雕法,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民族艺术之一。


时至今日,印章的作用已经大部分被签字代替了,但是它的艺术使命还是存在的。我们只从它和书画艺术的连锁关系来看,优美的书画陪衬上精致的图章这一民族艺术形式,仍然被现代艺术家所接受,同时也仍然为广大人民所欣赏。尤其重要的现代刻印家的作品中已经有了推陈出新的发展方向,这也就足以说明这一艺术品种不会就此澌[sī]灭,成为历史上的陈迹,在社会主义丰富多采的艺术领域中,将继续占有一定的地位


©lalalla,© 1999-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42134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1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