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望远镜-002

一、以管窥天
天空无限奥妙,人们凭眼睛观星,总是不够深远的。为能够看得更多、更清楚的天体,创制了各种各样古代观测仪器,我国西汉时的古书《准南子》,曾有“以管窥天”的记载。这是一个用细而长的空圆管观看的工具。被称作窥管或望筒。实际上是没有镜片的望远镜。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着:“熙宁中,予受招典领历官,杂考星历,以玑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
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每极星人窥管,别画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之内,夜夜不差。予于《照宁历奏议》中叙之甚详。”

这段论述的意思就是说:“熙宁年间(公元1072年),我奉皇帝的命令掌管历法,研究星象,我用窥管观测真正的北极。第一夜观看北极,发现窥管所能看到的星,不一会就移出筒外。因此,我感到窥管太小了,不能让极星在管里游转,于是我逐步增大窥管进行观看,经过三个月的实验,结果极星只在窥管视野内移动,常见不消失。采用这个办法我发现极星离真正的天极三度余。把每次的观看画出视野图。图为一圆形,并把极星划人图中,绘出人夜后、午夜和黎明前的位置。共有200多幅,图中表明极星均在圆规内夜夜不差,‘极星’确实是一颗拱极星。

通过这段生动的记录,足见窥管在天文学史上。曾有过不小的贡献。


©lalalla,© 1999-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42134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1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