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文望远镜史话
夕阳西下,夜色降临,晴朗的夜空,繁星点点,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天文爱好者。天文台的圆顶室打开了天窗,短而粗的望远镜,或细而长的望远镜,敏捷地寻找目标,细致地观测各种各样的天体。
晴朗的夜空,在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看来,不仅使现代人迷恋,而且,自古以来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经历着多少不眠之夜,就用双眼观看闪烁的星光,搜索天空上出现的奇异现象,精确地记录着它们的变化。
战国时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甘德、石申,便用肉眼观测,编制了120颗恒星的位置表,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可惜失传了。
随着科学的发展,单凭肉眼观测天空,所见的天体太有限了。事隔一千八百多年后,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塑远镜,用望远镜观测天空,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眼界。字宙间的妙趣,更加激发人们的探索热情。天文望远镜的发明,是天文学划时代的标志,从而迎来了天文学上的一次飞跃.经过了三个世纪的漫长年代,天文学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人们向宇宙更进一步探索的时候,天文望远镜不断地得到改进,它成为天文工作者的重要手段。
在天文学发展中,观测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造,对天文学均有着重要意义。回顾十七世纪以前,人们只能用肉眼观测,看到的星星不过是六、七千颗。十七世纪以来人们用越来越大的口径制成的望远镜,使人类的视野从我们周围的太阳系,从太阳系所在的、由数以千计的恒星和星云组成的银河系,扩大到银河系以外广袤无垠的空间。而在近三、四十年来,从应用光学.无线电电子学以及空间技术,汲取养料,创造出独特的观测手段。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相继诞生了。它使天文观测手段不但具有空前的探测能力和精度,而且使天文观测的领域,扩大到整个电磁波段,这就是说,除了用肉眼观测可见光波以外,针对天体的紫外、红外、无线电、X射线、γ射线的波段,均产生了相应的望远镜。
如今追溯望远镜发展的历史,会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