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

           一、马厂,流动的军工厂。 先人的光荣
     在抗日时期,曾生产过一种土造步枪——“马厂造”,无论是枪本身,还是生产它的“兵工厂”,都是非常特殊的。首先建制特殊,“马厂兵工厂”是由铁工委员会领导下的一批分散的手工业铁匠组成,类似于集中计划和生产的若干手工作坊,对外称作铁工会总会以及各分会,从来没有正式称为兵工厂,除主要领导人外,人员相对分散,也不固定;其次是环境特殊,马厂所在的淮海根据地实际上是半游击区,位于华北、华中之间的战略要地,日伪顽以及土匪横行,环境特别复杂,“马厂造”步枪一直是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坚持生产;三是生产条件特殊,马厂地处毫无工业基础的农村,却素有造枪的传统,仅凭简陋工具,以纯手工的方式制造,质量却能与洋枪相抗衡,并且有记录的产量达到7000多支,仅次于当时的八一式马枪。
记载这段历史的资料很少,作者根据散记这一史实的资料及当时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为我们书就了这篇文章。编者以为,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
马厂是苏北历史名镇,位于江苏沭阳以东20多千米处,因元末朱元璋屯骑兵于此而得名。早在前清中期,马厂就是一个以打铁出名的地方。到光绪末年,当地一个崔姓师傅开始造土炮,渐渐远近铁匠都学会了这门手艺。他们曾造过土炮以及发射定装弹的单响“独子钢”。抗日战争时期,淮海抗日根据地马厂一带的铁工,在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生产出一种仿汉阳造步枪,称为“马厂造”步枪。它不仅是淮海区我军主力和地方武装打击日寇的重要武器,还被输送到临近的盐阜解放区、豫皖苏边区和山东鲁南抗日根据地,支援当地的抗日斗争,在抗战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初进马厂
1940年8月中旬,黄克诚率八路军五纵一支队南下,淮海区党政机关随主力进到运河以东,9月底已在9个县建立抗日政权。1941年2月,新四军三师九旅西返淮海区,2支抗日主力胜利会合,正式开辟苏北根据地。当时我军枪械非常缺乏,国民党政府一直不给补充,只能依靠缴获。新发展的地方抗日力量更加困难,新成立的区大队有200多名战士,却只有70多支枪,多数同志只有一把大刀。就在这时,新四军三师听说马厂一带有一批铁匠能造枪,就建议区委派人协助地方党组织,迅速把铁工组织起来,造枪支援抗战。
1941年春,马厂铁工委员会成立,吴锡昌、岳寿延分别担任会长和副会长。刚从盐城抗大毕业的姜剑英,受组织委派来到马厂担任铁工会指导员,与当地同志一起,组织兵工生产。姜剑英这位来自上海的年轻女同志,很快就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铁工们都喊她“姜铁头”。
当时使用较多的是“汉阳造”步枪(仿自俗称“老套筒”的德国M1888式7.92mm步枪),马厂铁工便开始仿制这种枪。
那时设备非常简陋,没有任何车床、钻床之类的机械设备,也没有集体劳动的厂房,只有几个红炉和几把锤、钻、钳、锉等简单工具,造枪完全是凭手工硬刻硬锉的。比如造一根枪管,先要将钢烧红,反复锻打成圆棍,然后把圆棍卡在台凳上,用一根和钢棍同一轴线、同样卡在台凳上的长钻头,从钢棍的一端向里钻,要一天半时间才能把钢棍钻成空心管状,如果钻偏了,就得报废。管子钻好后,还要用钻头和锉子在里外两面磨刻,使枪管厚度均匀,最后再用1根长钻头从一端多次钻进、拉出,在枪管里磨出膛线。其他零部件也都是这样锤打、手刻制出来的。一个技术很精湛的铁工,也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造出一支枪。
到抗战前,马厂街上有四五十户人家以造枪为业,附近的农村和小集镇上也有很多人会造枪。铁工会还依靠地方党组织,以合法斗争的形式把长期控制造枪业、盘剥铁工的伪乡长、“枪霸”赶下了台,各地分别成立了铁工分会,并吸收了一些学员。铁工会不断壮大,会造枪的人都动员起来了。铁工会从原来的二三百人发展到七八百人,头2个月就造了400多支枪。造出的枪源源不断地供给部队和地方抗日组织。
  质量是战士的生命
   铁工会副会长岳寿延和铁工邱开德过去曾与洛阳兵工厂流散工人一块干过活,听他们口头描述过大工厂里钻枪管的机器,但没有亲眼见过。他们开动脑筋,将石磨盘和圆铁轮当作皮带轮,套上皮带,装上摇把,制出一台用来钻枪管的“土钻床”。这台钻床后来几经改进终于试验成功,工效比原来提高几倍,一天可以钻几根枪管。同时各个分会都组织了“合伙组”,十个八个铁工为一组,实行“一条龙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组每天能生产一二支枪,多则生产3支,不到2个月就生产了近1000支枪。
造枪的数量令人振奋,可是很快就有不少用枪单位反映“马厂造”步枪质量不合格。有的说发射后,弹头出了膛就横着走,打不远也打不准;有的反映抽壳钩容易损坏,三枪两吸壳,甚至打第1枪就炸了膛,伤了战士的手。铁工会迅速召集技术骨干研究这些问题,并强调“‘马厂造’的质量就是战士的生命”,造的枪拿到前线不管用,不仅消灭不了敌人,还会危及使用武器的战士。经过教育,铁工们的认识提高了,各组都主动写来保证书,保证质量不再出问题。另一方面,铁工会采取措施,从管理和技术上切实解决问题:总会抽调技术最好的工人,在马厂西街成立了“造枪试验组”,制造供各组参照的零部件精密样品;严格检查验收所有枪支;改进技术,降低枪管废品率,减少零件数,取消枪管套筒,以节约材料和工时;改进抽壳钩,解决不抛壳问题。同时还制定了《造枪责任制》,规定所有枪支都必须打上流水号,哪组造的枪打上哪组“段号”,登记入册;谁负责总装的枪,自己先试第一枪;退回的不合格枪,由原制造者返工重做。这样一来,各组都特别重视质量,精益求精。
新造出的枪送到部队后,精度高了,毛病少了,“马厂造”的名声更响了。
到1941年底,马厂已为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制造了2000多支全新步枪,还修理了大批枪支。
1942年初,新四军三师七旅送来1挺捷克ZB26式轻机枪要求马厂修理。副会长岳寿延把它拆开来,研究了很长时间,然后找到吴锡昌同志商量说:“我们实验组能不能大大胆子,仿照它做一挺看看?”会长吴锡昌积极支持。
捷克式机枪零件多、形状复杂,如为散热和减轻质量,枪管外面有一段环形的散热槽。没有车床,大伙硬是凭錾子錾、锉子锉,把这段螺纹加工出来。一个零件报废了,又重做,有的要几经反复。实验组10多个人搞了1个多月,一挺仿捷克ZB26式轻机枪终于造出来了。试枪那天,为防止炸膛,大家把机枪绑在树上,用绳子拉动扳机。第1枪打出去了,枪膛安然无恙,可是第2枪不响了,而且不能连发。大伙又把机枪拆开来,对照原枪细细研究……
马厂,流动的军工厂。 先人的光荣
马厂能造机枪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连云港东海抗日大队听说后,派人前来协商,要求把机枪卖给他们。这是马厂的光荣,铁工会立即答应了。没过多长时间,东海大队就写来感谢信,说用这挺机枪打第一仗,“连打七梭子弹(100多发弹——编者注)没有卡壳,消灭了好多敌人。”铁工们听到这个消息,更加振奋。几个月后,共制造出20多挺轻机枪和2支冲锋枪,有些分会还仿造了勃朗宁手枪,这些枪都支援给了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
当时枪弹亦严重缺乏,主要靠战斗缴获,少量通过各种渠道从伪军手中收买。大家又开始想办法造枪弹了。起初有人认为枪弹都是洋机器做的,土办法不能造。铁工小店分会副会长陈泰山不信邪,和几个工人研究,用一种农村编篮筐的叫“蜡条”的灌木烧成炭,掺上硫磺、硝石,压成土火药,装进打过的旧弹壳,换上底火,弹头则用铜元铸造。多次试验后终获成功。后来,他们又研制出弹头模具,用收来的大清铜币冲成圆头空筒,内灌铅锡,更加提高了枪弹质量,和买来的枪弹一样顶用。工人们把这种枪弹称作“泰山号”。虽然受环境和原材料限制,枪弹产量不高,但还是大大改善了地方武装的弹药供应。
从1943年5月开始,淮海区普遍组织自卫军和民兵,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为了武装尽可能多的群众,各分会设法生产了大量简易武器,其中最多的就是“两撅枪”(因装弹时要将枪管向下撅开而得名),也叫“单打一”。这是一种土制单响短枪,尺寸各异,大多仿照“驳壳枪”(毛瑟手枪)外形,以迷惑敌人。这种枪结构简单,零件少,生产条件要求低。为了省工,“两撅枪”没有膛线,但它发射的是较易搞到的七九步枪弹,近距离内威力还是很大的。铁工会专门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平时修造锄头镰刀,战时生产“两撅枪”。“两撅枪”虽然简单粗糙,但却是民兵们最信赖的武器之一。
  “游击兵工厂”
1942年底,日伪军向我解放区大举“扫荡”,马厂沦陷了。镇上驻着伪区公所和近千日伪军,马厂东面还有据点。敌人天天叫喊“务必铲除共军马厂兵工厂”。铁工会被迫撤出马厂。
  在这种形势下,技术骨干和主要造枪任务都分配到那些远离马厂的小集镇分会。铁工会则把从马厂撤出的几百名铁工武装起来,组成一个“游击兵工厂”:由二三十名有战斗经验、枪法好的同志担任警卫,试验组把红炉支在柳树行或芦苇荡里,其他铁工手持工具,坚持流动造枪。敌人扫荡,铁工们抬着炉子就走,等敌人缩回据点,铁工们放下炉子继续造枪。就这样,姜剑英等同志带领铁工会,坚持在广大农村与敌人周旋,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敌人悬赏缉拿、派遣特务暗杀、诱骗瓦解铁工队伍、迫害铁工家属等阴谋,始终坚持生产。日寇无计可施,只好采用“牛蹄扑蝴蝶”战术,凭借机枪、小炮天天扫荡,打算赶得兵工厂无处安身,没法造枪。马厂附近的几个分会,三两天就受到一次“扫荡”,确实没有办法再造枪了。铁工会决定马厂周围的分会干脆不造枪,全部编成游击队,把造枪能手调到离马厂较远的小店、李恒等分会去,把那里有战斗经验的人调到游击队来。
工人们都知道,正是“第一线”的同志把敌人围在据点里,他们“第二线”才能安心造枪,因此更要争分夺秒。
由于分散在偏远农村,钢材、煤炭等物资供应非常困难,经常停工待料。区委、县委千方百计四处收购煤炭、碎铁,发动群众搜集弹壳和破片,用牲畜驮、小车推,通过敌人重重封锁送来;派专人冒着极大风险,到上海采购做枪簧用的菲利浦牌钢丝;灌云游击队听说马厂没有造枪管用的钢材,就组织人员到海州日军磷矿上扒小铁道钢轨,送到分会来;缺少做枪托的木料,老百姓主动捐献出白果木寿材……这种无私支援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铁工们的士气,大家都积极开动脑筋节约物资,用最少的材料,造出最好的枪。
尽管当时形势非常紧张,但是敌人一直没有办法使兵工厂停止生产。在度过最艰苦的7个月后,形势终于好转,马厂的日伪军在我军大部队的打击下,丢掉据点缩回县城,铁工会又胜利地回到了马厂。  
尾声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区委、军分区对兵工生产的管理不断规范化。1945年1月11日,为加强管理,杜绝枪支流入伪区,保证主力和地方民兵的战斗力,以淮海行署的名义颁布了《淮海区土造枪管理办法》。规定造枪户或铁工合作组均要向住地附近工商管理局或其分局登记注册,登记注册者享受煤炭、钢铁原材料供给及无息贷款;未经工商管理局核准不得私自买卖枪支;其他枪支无论属于何人均予以没收,并处以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均为淮海币)的罚金。这是根据地历史上唯一一部专门的“枪支管理法”。《办法》颁布执行后,铁工会对造枪户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整编,适当减少产量、提高质量,积极为大反攻做准备。
从组建铁工会起到1945年日寇投降,据不完全统计,马厂共修理各式枪械10000多件,新造步枪7000多支,还生产了大批其他枪支和5000多把刺刀,极大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后,我军装备逐步改善,“马厂造”步枪终于退出主力装备序列,转给地方武装和民兵使用,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作用。时至今日,保存下来的“马厂造”已是凤毛麟角,仅在个别博物馆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在各抗日根据地兵工厂中,马厂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她离最近的日军据点只有6km,始终处在日伪军夹击的险恶环境中,在敌人“鼻子”底下坚持生产。她始终都在铁工会的组织和领导下,采用手工方式分散生产,没有固定的厂房、设备和工人。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厂造”不仅质量出众,产量也仅次于八一式马枪(该枪产量8700支)。这样一个特殊的兵工厂,这样一支特殊的步枪,希望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湮没.
          二、中共抗日根据地兵工厂
  抗日时期, 中共在各沦陷区积极活动, 组织抗日游击队, 成立抗日根据地。 各基地使用的武器, 有的来自民间, 也有许多缴获自日军、 伪军及其他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从抗战开始便无武器、 弹药供给中共, 中共中央指示各地要自力更生, 制造武器、 弹药。 因此各根据地中都设有兵工厂, 其规模及能力大小不等, 但是同样的都有原料来源的困难。
  各根据地的主要产品是复装子弹、 手榴弹、 地雷、 黑火药等。 也有少量的步枪、 手枪、 机枪、 日式掷弹筒等的生产。 后期有些根据地可以自产无烟药、 自制子弹、 迫击炮和炮弹。 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以翻沙、 手工锻造, 配合小量机器加工。 大部份的原料来自沦陷区的铁轨, 因此品质的差异很大, 产量也不大。 后期因为自制枪械品质不佳, 大部份放弃, 专注于弹药的生产。 由于兵工生产集中了各区的技术人员, 因此各厂也同时多负责其他的民生生产任务, 例如生产肥皂、 火柴、 油墨, 管理锅炉发电等等。
从兵工发展的角度来看, 将这一页历史与19世纪中期对照, 有很大的进步。 从根本不晓得武器的原理、 制法、 好坏, 到了抗战期间, 由于机械工艺、 科技原理已经相当普及, 因此制造武器已经不是太难的事了, 工作的机器, 只要有适当的原料, 也可以生产。
  把握了生产技术之后, 下一步便是要提高品质管制、 生产管理和生产效率。 这是过去50年来两岸都在努力, 尚未完全把握的科目。 若真正要放眼全球, 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北京的兵器工业出版社和国防工业出版社, 从80年代起, 出版了一系列的兵工史料书籍, 其中包括了10本的中共从红军到抗日根据地的军工史料、 一套四册从同治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 由以上四册资料整理而出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 清末至民国的兵器工业等, 为中国的近代兵工发展史, 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料。 在这一方面, 台湾则相形见绌, 相信有许多珍贵的资料都从未公布。
  有点遗憾的是, 目前两岸都禁枪, 因此写作者大多不是玩枪、 爱枪者, 知识多来自书本, 因此会产生一些基本的错误。 例如将汉阳称为毛瑟、 连珠枪称为机关枪。 大部份时候, 中正式与捷克式不分, 汉阳与毛瑟不分。 细部资料欠缺, 例如枪械弹药的细节、 尺寸, 兵工厂的徽记等等。 这一方面, 仍有待大环境的改变及大家的努力。
   以下是中共在抗日时期各根据地兵工事业的简介:
   中共山东根据地兵工厂
  对于兵工生产,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 山东的共产党组织和山东纵队就十分重视。 山东各地抗日武装建立后, 一些小型分散的兵工厂也相继建立, 主要分布在胶东、 清河、 冀鲁边、 鲁中、 鲁南、 滨海等。
   1938年春, 胶东抗日救国军三军三大队, 在黄县圈杨家村, 成立了山东的第一个人民兵工厂, 圈杨家村兵工厂。 机器来自没收的资本家工厂永源工厂, 员工100余人。 1938年5月, 仿造出七九步枪26枝, 该枪仿造自汉阳步枪, 枪管来自当地玲珑金矿凿岩用的六梭小孔钻钢。 6月生产50枝, 7月生产60枝。 当时技术人员较多, 质量较好。
  1938年12月, 八路军山东纵队建立, 成立了胶东、 鲁中、 清河、 冀鲁边、 鲁南及滨海等抗日根据地。
    1939年3月, 因日军扫荡, 圈杨家村兵工厂全部迁出黄县, 机器人员损失极大。 改编为山纵队第五支队第一兵工厂。
  1943年下半年, 山东的兵工生产已得到较大发展。全省已由1938年初创时的6个工厂、 600余工人, 发展到18个工厂、 近3,000工人。 产品的种类和产量也有较大增加。 弹药生产不仅能制造各种子弹, 还能制造各种炮弹和烈性炸药; 武器生产不仅能制造各种地雷、 手榴弹, 还能批量生产步枪、 机枪和大口径的迫击炮。 据1943年统计, 清河区兵工生产能力月生产炮弹1,500余发, 子弹6,000-8,000发, 炸药300余斤, 鲁南军区可月生产手榴弹7,000余枚, 爆炸率达90%以上。
  _从1944年初到1945年8月这一段时间, 山东的兵工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到1945年8月, 已发展到28个工厂, 6,000余名工人。 据1944年7月统计, 全区月生产步枪270支、 迫击炮1,000多发、 榴弹6.5万余枚, 制造子弹2,000余发, 复装子弹2万发, 地雷1,600余个。 滨海军区通过技术革新, 也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1945年全区兵工厂共生产子弹1.21万余发、 枪榴弹3.02万余发、 手榴弹28万余枚、 “五五”炮弹5,006发、 “八二”炮弹3,696发、 地雷3,978个、 “五五”手炮408门。1944年除去南海厂无资料外, 共生产步枪441枝。
   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对日军大反攻形势的需要, 各兵工厂认真贯彻执行了山东军区制定的, 以弹药生产为主的生产方针, 加强了对火药的研制与生产。 抗日战争胜利后, 由于收复了一些重要工业城市的工厂及矿山, 以及解放区面积的迅速扩大, 为山东的兵工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改善了生产条件, 提高了生产能力。 到1946年2月, 山东的兵工厂由原来的22个发展到27个, 拥有职工6,000余人。
1946年春, 鲁中兵工总厂, 接收日伪时期的军火厂-博山铁工厂,改名为颜山铁工厂。
  根据胶东军区统计, 全区1946年共生产“100”式迫击炮19门、 迫击炮弹34,122发、 子弹931,658发、 掷弹筒弹70,506发、 各种炸药59,424斤。 1946年渤海各军分区兵工厂总计生产手榴弹525,000枚、 地雷3,800个、 炮弹3,000发、 子弹120,000发。 鲁中、 鲁南、 滨海3个区的兵工生产品种和能力也都有成倍增加。
   1946年底至1947年初, 华中7个兵工厂(亦说8个)2500余人转移到鲁南、 滨海, 后又转移到渤海, 为这3个区的兵工生产增加了力量。 鲁南区由原来生产规模较小的7个兵工厂, 扩展为生产规模较大、 产品品种齐全的7个大厂, 滨海地区由原来的6个小兵工厂, 扩大到8个生产规模较大的兵工厂。 .
   1946年, 中共中央提出扩大兵工生产, 支援前线, 决定把胶东民兵工厂合编到军区直属厂, 各地区民兵须有部份修械员, 自七月份开始到八月份共合并了五个分厂(环海铁工厂), 成立第六厂、 第七厂, 共增加人数786名。 这时总人数已由2,092增到2,878名。 第六厂以环海一分厂为基础, 七分厂以环海总厂为基础。 六分厂任务做七五、 八二迫击炮弹, 七分厂任务做十生地迫击炮弹, 并在烟台做炮弹皮, 每月约300-500发, 新转化任务、 新工人、 新的单位组成(虽然调去部份老工人), 他们的生产力量是很低的。
   由于1947年╳对山东实行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 迫使鲁南、 鲁中、 滨海以及后来胶东的一些兵工厂不得不停产转移。 在转移时, 由于掩埋机器设备, 致使有的锈蚀损坏, 工人无法生产, 因此, 武器弹药的生产出现滑坡, 生产规模缩小, 各种产品下降。   
   1947年二月胶东军区兵工会议。 为了扩大生产, 支援鲁南会战胜利, 军区与行署共同决定, 动员胶东党政军民, 有关单位出机器、 原料、 人员, 扩大兵工生产。 在三月份开始组织。 由东海军分区造枪厂、 原六分厂、 政府义丰工厂为基础, 合成新六分厂。 因胶东发展部队缺枪, 即确定造枪任务。 对党委大众工厂工人后勤生产科工厂为基础。 成立第八厂, 任务是造机枪。
1947年3月, 胶东军区要求六厂开始生产四五步枪。 六厂原是生产迫击炮的, 因此成立了五个制枪小组, 从头开始。 4月份便制出了100枝步枪。
  “六厂步枪较东海(东海独立团修械股发展出来的三厂, 枪是仿自日式三八式步枪, 只有枪栓尾改捷克式), 较准确些。 但困难(是)新工具床子未做起来。 新工人太多。 其缺陷竟有如下之多:弹槽宽, 托子底不对样子。 还矮, 转机尾钩(保险)着机扶起栓来关栓, 簧发软。 托把板卸下来等等之毛病。 由于这样经常检查, 随时指导, 工人才知道做的质量不高, 所以对钻研技术改进上逐步的有些提高, 尤其是对检查员帮助教育更大。 过去检查只光知道看看数数或者量量。 并不知道那场有什么毛病, 只起了个数数作用。 经过领导深入查后, 经常指点, 进行实际教育, 检查员也学会了找毛病, 也明确了他自己的任务, 所以得到检查员的反映说领导上的检查对他帮助很大。 另外是来复线不匀, 筒不直。
六厂在1947年共生产四五式步枪3,188枝、 六五口径步枪弹及刺,1948年胶东军区生产2,103枝四五式65步枪。1948年8月10日, 中共华东局指示, 枪炮停止生产。
四五式步枪现在北京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尚有实物展出。
  中共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
1938年初, 129师修械股每月生产驳壳枪及其零件100个。1938年冬第一修械所手工造样枪七九汉阳式二枝。
  1938年冬第一修械所造样枪手提式八音枪十枝连九枝, 大部份为129师唐支队开始造。
  1938年九月129师先遣支队造样枪汉阳式捷克式数枝。
1938年九月, 先遣支队在梁沟之修械所首先造出捷克式步枪十多枝。
1938年秋八路军总部修械所由军实科创办, 设在山西榆社县韩庄村, 合并了115师344旅修械所、 129师高平修械所、 晋豫游击支队阳城修械所。 后迁往黄崖洞。
1939年二月起总部第一修械所继续着制造汉阳式步枪。 半机械造样枪七九汉阳式三枝。
1939年3月34枝。 1939年5月96枝。
  1939年5月至1940年4月, 中共八路军18集团军部接收l29师高峪修械所, 按锅炉, 装发动机。 并接收先遣支队之梁沟修械所及武安县政府修械所而建立高峪三所。
  梁沟兵工厂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北部的梁沟村距离市区46.5公里, 四面环山, 悬殊崖陡峭, 山上林森茂密荆棘丛生, 地势十分险要, 1937年初夏八路军供部兵工厂从高吧沟迁此, 当时有军工300多人, 以修理工检为主。 1938年,接收了河北民军李三窑兵工厂, 工人和机器全部拼到梁沟兵工厂。 工人增加到1,080多人, 厂内设有发电、 铸铁、 钳工、 装配等车间, 能够生产步枪、 手榴弹、 机关枪、 盒子枪、 掷弹筒等武器。
   1939年夏, 总司令朱德指示扩大总部的造枪规模, 在山西黎城县, 距县城45公里山中, 俗称黄崖洞的地方, 在南方有一片名为水窑的山谷, 设立了兵工厂。 水窑兵工厂是军工部的第一个兵工厂, 称为军工部一所, 对外称为工兵营, 主要制造步枪。 1939年7月至1940年7月, 仍沿用韩庄村的制造, 生产改进的中正式步枪, 1940年8月后, 改造八一式步枪。 “
1939年12月7日, 三所造出七九式步枪一枝, 正好是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55岁生日, 军工部将其命名为五五式步枪。 该枪为79口径, 枪管长1390毫米(注:应是全长), 重量4.05公斤, 有效射程为250米至350米, 枪身的金属件用道轨钢制成。 月产量据说是30至50枝步枪。 三所的五五式一直生产到1940年9月才改为八一式。
  1940年9月, 全面改制八一式步枪。 八一式步马枪, 由刘贵福于1940年参照汉阳式, 捷克式及三八式, 由他在延安军工局时制出的无名式马步枪基础上发展而出。 该枪较一般步枪短, 但较马枪长, 口径79公厘, 全重3.36公斤,“枪是由汉阳造步枪, 经若干次改造, 做出八─式步枪, 后来准备改成捷克式的机柄。 因生产量少而暂且不改了。”
  八一式步枪有生产图纸及样板, 发到各生产兵工厂, 据说一共生产了8700枝, 是所有中共抗日根据地中产量最大, 生产质量较好的步枪, 达到零件可以互换的程度。 但是仍受原料来源的限制, 其材质并不很好。 目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尚有实物展出。
  1941年八一步枪转到梁沟四所生产。 11月11日, 日军板垣师团5千余人, 进攻黄崖洞。 日军炸毁大部份厂房及机械, 兵工厂于1942年2月转移至辽县苏公村一带, 在清漳河两岸设厂。
梁沟四所, 经过1942年5月大战, 房室全毁, 机器损失在四分之三以上。 高峪三所亦损失惨重, 故与看后河北二子弹厂合成为一个所三个厂;即梁沟一厂专门造长短枪, 河北二厂(即高峪三所搬移)专门造掷筒弹, 看后三厂专造子弹。
   中共晋察冀区兵工厂
晋察冀区抗日基地首创于1937年11月。
1938年从五台召集几个工人在阜平成立一个修理班, 只是修理各部队之旧枪。以后从二、三分区调来工人和机器(元车), 在四月间才成立修城所, 全为铁机木铅, 四月到七月间, 有工人六十余名。 此时不仅修理旧枪, 并装配步枪(一八五)枝。
1938年11月, 晋察冀军区供给部第一修械所及大官亭修械所先后制出了七九步枪。 仿造义大利圆栓盒子八音子手枪及7.63厘米手枪。
  1939年二月间, 又扩大工人七十余名, 由四分区调来一部元车, 又成立一个修械所, 共二所;第一所有元车两部, 油机一架, 修理旧枪及造刺刀, 第二所也是造刺刀。 三月间由一分区拨来工人六十余名, 元车两部, 零车─部, 又从三分区调来元车一部, 成立第三所, 也是造刺刀和修理枪。 由冀南过来工人二百余人, 元车五部, 十五匹马力柴油机一个, 元车一个, 成立第四所, 作刺刀和修枪, 既多又好。 第二所[造]手榴弹与炮弹。 该两所不久就被水冲。 六月间由三分区拨过一个手榴弹厂, 工人五十名, 柴油机─架, 每月不[超]过三千个左右。
  1939年4月在河北省完县神南镇成立工业部, 将军区供给部及修械所划归工业部。 第一、 第二和五庙地修械所, 分别编为第一、 第二及第三所, 冀中修械所分为第四和第五所。 大石沟修械所编为第六所。 第一、 第二所在平山县; 第三、 第四所在完县、 易县和涞源县交界处; 第五、 第六所在唐县和涞源县交界处。
  1939年六、 七月间, 第四、 第五所遭受罕见的洪水。 洪水后四所迁往三所驻地, 五所并入六所。 在十月中旬, 接收一分区作子弹之压力机三部, 工人十五名, 因过来即遇“扫荡”, 未能工作。 反“扫荡”后, 又将三、 四两所分开。
1939年12月军事生产报告:
第一所制造马步枪、 手枪和修枪。 每月可制刺刀2,000把, 手枪5枝。
第二所以刺刀为主, 也制三五枝手枪。 每月可制刺刀1,000把, 手枪5枝。
第三所制造马步枪和左轮。
第四所修枪和制造左轮。
第三、四所, 每月可修枪445枝, 制左轮四枝。
第六所制造手榴弹和迫击炮弹。
自1940年初改称连。 一月, 一、 三、 四连开始造二七式捷克式马步枪、 机枪, 材料是平汉铁路的铁轨, 用来制这枪筒、 节套、 枪栓和子弹匣。 六连又分为六、 七两连; 六连只作子弹和翻砂, 七连作手榴弹。
  1940年平均月生产数量; 捷克式马步枪400枝, 手榴弹10万枚, 迫击炮弹2,000枚。
1942年因中共中央军委下令军工生产应以弹药为主, 一、 三、 四连在后半年停止生产步枪。 1942年5月制造数量: 捷克式马步枪156枝, 手枪184枝, 刺刀47,618把, 手榴弹308,157枚, 炮弹2,975枚, 子弹594,997粒。
1948年春, 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五管理处改为55兵工厂, 下属8个分厂。
大官亭修械所
是冀中军区供给部修械所, 创始于1938年5月, 是冀中地区最早成立的一个综合性兵工厂。
1938年5月, 人民自卫军在河北省安平县北黄城村的修械所, 制出第一把仿中正式的二七式步枪, 因为是民国27年制成, 故称二七式。 5月, 该修械所与其他两个修械所合并, 改编为冀中军区修械所, 迁至饶阳县大官亭村。 另外还有河北游击军孟庆山在河北肃宁县后堤的修械所, 土匪徐二黑的修械所, 以及高顺成部的一个迫击炮弹制造部。 其职工约有千人左右。
除了修械之外, 每月可以生产新枪50枝, 手榴弹3至5万颗, 迫击炮弹1,500发及刺刀, 大刀各900把。1939年2月因日军对冀中进行大扫荡, 转移到平汉铁路以西, 4月并入晋察冀军区工业部。
中共晋绥区兵工厂
   晋绥军事工业, 是在红军第二方面军修械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37年随国共合作, 一致抗日, 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0师修械所。 1938年120师修械所分一半干部和工人去平西挺进军;另一部份随120师在晋察冀随军修械。
1937年9月, 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在太原成立, 在太原沦陷前转移到中阳县, 1938年2月, 转移到文水县、 交城县一带, 并发展成一个旅, 即工人武装自卫旅, 简称工卫旅。 4月在静乐县米峪镇创建了修械所。 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150人及6部机器, 仍属阎锡山管制。
  1938年12月, 转移到静乐县□徐沟, 在修械所中有多位来自太原兵工厂的工匠, 因此开始自制步枪。 由于机器缺乏, 因此全部用手工锻造, 没有材料, 使用轨道钢代替, 在经过半年的时间, 于1939年7月仿造成功7枝中正式步枪, 口径7.92公厘, 使用折合式三梭式刺刀。
1939年9月, 120师修械所在研究过日式, 捷克式, 白朗宁式和哈其开式轻机枪之后, 决定仿造哈其开式轻机枪, 成功制出2挺。
1939年12月阎锡山与八路军决裂, 新军归入八路军序列。 120师由师长贺龙率领, 于1940年2月由晋察冀返回晋西北, 接收晋西北新军修械所等, 转移至佳县□牛沟。 成立120师修械厂于佳县□牛沟, 时有职工约二百余人。 由于□牛沟附近不产铁炭, 将手榴弹制造厂迁到佳县螅蜊峪附近李家坪, 便于依靠临县招贤的铁炭。 于五一劳动节时, 生产出厂30枝步枪, 该年贺龙46岁, 为了祝贺其生日, 该步枪被定名为四六式。 是年除修理枪械外, 还生产四六式步枪112枝。 手榴弹3,500发。
1941年开始生产日式50掷弹筒。 并生产哈其开式轻机枪10挺、 四六式步枪160枝、 手榴弹26,827个、 地雷200个、 掷弹筒22门。
  1942年由于材料缺乏, 产量有限, 停止生产轻机枪与四六式步枪, 增出掷弹。本年生产轻机枪10挺、 手榴弹42,459个、 掷弹筒40门、 掷弹2,010个、 地雷110个、 机器8部。
1943年生产手榴弹70,265个、 掷弹筒192门、 掷弹21,093个、 地雷903个、 机器15部。
1944年改造日式50掷弹筒, 使其可以由不同角度发射, 并改击发方式为按钮, 由温承鼎及吴奎龙两人合作完成, 因此称为鼎龙式`弹筒。 温承鼎并用废枪管制出利用瓦斯作业原理的自动步枪。 该枪在枪口装有防跳器, 以改进枪口上扬的问题, 并以120师政委关向应之名命名为向应式自动步枪。
   四六式步枪共再生产272枝, 现美国春田兵工厂博物馆及中国陕西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各有一枝实物展示。
  1949年8月, 晋绥区兵工部结束生产, 职工机器于12月抵达陕西虢镇等待分配。 吴起镇红军兵工厂, 于1936年迁到延安, 厂址设在离延安城15里南方的柳树店, 因此, 又称为柳树店兵工厂。


©lalalla,© 1999-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42134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1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