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历史03

巨型克雷机

IBM的前任董事长小沃森生前曾经感慨道,在他掌管IBM的那些年头,竞争者中有个像“咬不动的胡桃”似的电脑公司,始终让他耿耿于怀。就在巨型机的“战场”上,IBM曾败给了这家销售总额仅有其1/15的对手。

巨型机又叫超级电脑、超大型机,它在电脑的家族中,以运算速度最高、系统规模最大、具有最高一级的处理能力得名。巨型机主要用于国防科研、航空航天、气象预报等需要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领域,有人戏称它们是“数据吞噬机”。巨型机虽然功能强大,但结构复杂,耗资巨大,研制起来实属不易。

50年代末,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急需一种超级电脑,要求速度比当时最好的计算机高出两个数量级,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自然而然直奔IBM而来。IBM为这台电脑取名Stretch,意为“扩展”新技术的机器。小沃森保证说:“扩展”电脑的速度一定会比IBM现有的机器快100倍。

然而,1961年,当第一台Stretch电脑运抵洛斯阿拉莫斯时,它没有能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速度只有原设想的60%。IBM只得把“扩展”机价格从1350万元降低到800万,只能收回成本。“扩展”型机器共生产了5台,又造成2000多万美元亏损。蓝色巨人初次涉足巨型机领域,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令其他电脑制造商心存余悸,踌躇不敢上前。

1960年,一家刚成立三年的小小电脑公司,却打算从IBM手中接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委托书,涉身于万难之险的超级电脑领域。这家名曰“控制数据公司”的电脑新秀,英文缩写CDC,由威廉•诺瑞斯发起创建。诺瑞斯本人是位学者,1957年他带着兰德公司的一拨电脑工程师出走自立门户,正是奥尔森挂出DEC招牌准备涉足小型机的同一年度。

跟着诺瑞斯打天下的工程师之中,有一位名叫西蒙•克雷(S.Cray)的博士,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年仅31岁,领衔担任了CDC公司的总设计师。面对IBM咄咄逼人的360计划,他为CDC制定的创业韬略,是避实就虚,在蓝色巨人新近受挫的领域打开局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控制数据公司根据克雷的判断,专门建立了巨型机研究所。然而,势单力薄的CDC,能够集中的全部兵力仅有区区34人,其中15位工程师,4位程序员。他们的资历浅薄,连克雷在内,亦只有2位博士。

克雷抱定“背水一战”的决心,带着这30余勇士“隐入”威斯康星州的密林深处。整整四载春来冬去,他们谢绝一切社交往来,夜以继日地埋头于绘制图纸,制作零件,组装机器。连著名的学术团体要为克雷颁发奖章,他也愿不抛头露面。为此,电脑界给克雷博士取了一个绰号──“密林隐士”。

1963年8月,控制数据公司抢在IBM360之前,出人意料地宣布第一台超级电脑CDC6600研制成功。这种电脑的研制费只用了700万,功能却比IBM的“扩展”电脑强大三倍,运算速度达每秒300万次。克雷手中并没有掌握更先进的元件,他在这台机器里第一次对诺依曼机方案作出重大改进,巧妙地采用一台中央处理器和10台外围处理器“并行”工作,就像一群蚂蚁围着大骨头啃,啃出了巨型机的速度。

IBM“朝野” 上下一片震惊。 小沃森向公司高层领导发出备忘录, 他激动地写道:“我们是一个资金、人员十分雄厚的大企业,我实在难以理解,IBM为什么不能在超级电脑中领先一步?要知道,控制数据公司的研制班子,总共才34人,还包括一位看门人。”这份后来被人加上《看门人备忘录》标题的资料,一语道破了IBM的沮丧心境。

1969年,“密林隐士”又乘势推出改进的CDC7600巨型机,欧美各国的订单纷至沓来。于是,在整个60年代,控制数据公司独霸巨型机市场,从一无所有成长为年销售额6千万的大企业。强大的IBM很长时间都没能搞成超级电脑,最后连小沃森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领域里,IBM无法与CDC抗衡”,再一次“退避三舍”。

1972年,“巨型机之父”克雷告别控制数据公司,独创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克雷研究公司”,专攻巨型电脑。1975年,享誉全球的超级电脑“克雷1号”(CRAY-1)在他手里完成。1985年,他又推出功能更强的“克雷2号”(CRAY-2),首次安装在美国国家航天局,模拟航天飞机的风洞实验。到了80年代,后来居上的克雷公司,售出的巨型机占到全世界巨型机总数的70%。

克雷1号实现了当时电脑绝无仅有的超高速──它可持续保持每秒1亿次运算,相当于IBM370电脑的40倍。 克雷2号的速度更上一层,其最大能力可达每秒12亿次。相对于它们的功能而言, 克雷机是出人意外的小巧玲珑。例如克雷1号,它看上去就像一套开口的沙发圈椅,沙发靠背矗立着12个一人高的“大衣橱”,占地不到7平方米,重量不超过5吨。在那些“大衣橱”里,克雷1号总共安装了大约35万块集成电路。

超级电脑毕竟有它“超级”的一面──克雷1号的耗电量高达115千瓦,与埃历阿克相差无几。要不是足智多谋的克雷想出了用老式冰箱冷却管道的方法解决降温,克雷1号散发的热量一准会把地板烧个大洞。克雷2号对散热的要求更高,走了三次弯路后,克雷最后把它的外壳整个充满液体氟化碳,才取得理想的冷却效果。

1989年,由于意见分歧,克雷退出了克雷研究公司,又成立了另一家“克雷计算机公司”,集中精力研制他的“克雷4号”(Cray-4)。这型机器计划采用64台处理器并行处理,速度将达到每秒1280亿次。奇怪的是,没有克雷的克雷研究公司,反而继续保持着兴旺发达;而有克雷的克雷计算机公司,却因技术上的决策失误陷入了困境。克雷开始犯错误的年龄是60岁,在计算机领域,不要说花甲之年的老人,就连“知天命”年龄的人也可能最不知道什么是“天命”。1996年10月5日,满怀着对“克雷4号”机的期待和无奈,71岁高龄的“巨型机之父”克雷博士,逝世于车祸造成的脑外伤。

没有克雷的克雷研究公司仍然继续着克雷博士未竟的事业,努力制造所谓“终极计算机”。1996年12月,就在“克雷1号”来到洛斯阿拉莫斯20周年之际,该公司选择了与图形电脑领域的巨头SGI公司合并的发展战略,集两家公司的技术实力,研制出一台具有256台处理器的超级电脑,并且再次安装在美国国家实验室,他们计划在1999年把这个系统的处理器提高为4096台,运算速度达到30000亿次。而美国能源部则宣布,它在下一个10年的目标,是研制出每秒钟进行1 000 000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听来让人大有不可思议的感慨。

爆发超新星

IBM号称巨人,竟在巨型机领域败在小小的控制数据公司CDC手下。在小型机领域,“霸主”DEC公司的“后院”也曾“起火”,绝非一直风平浪静。

本世纪60年代末,DEC公司因开发小型电脑迅速崛起,赢得“小型机的IBM”雅称。奥尔森亲手拉开小型机时代的帷幕,把PDP-8托上星空,万万想不到,一颗名叫“Nova”的星座突然爆发,成为PDP-8的“伴星”争相辉映。

Nova是天文学的名词,中文译作“新星”。一颗肉眼看不见,谁也没有去注意的星,突然间大放光明,在一二天内亮度急剧增加几万倍到几十万倍,这就是新星。

有一本由数字设备公司出版的介绍公司技术史的书籍写到: “PDP-8型计算机确立了小型电脑概念,为DEC带来滚滚财源。”然而,这本书没有提及PDP-8的设计师之一,当时年仅20余岁的德•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1960年从洛威尔大学毕业后应聘来到DEC公司,正好成为公司的第100名员工。他参加过早期PDP-5型电脑的研制,又提出开发新机器的主意,理所当然,应该成为PDP-8型电脑的主设计师。然而,在奥尔森眼里,卡斯特罗是个爱惹麻烦的工程师,经常不遵守工作规程办事,总喜欢标新立异。部门负责人劝奥尔森说:“让他试试吧,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奥尔森虽然勉强同意,但还是给他派来一位顶头上司,以防这匹“野马”脱缰。
卡斯特罗,以及他麾下设计小组的另外几名工程师,越来越感到憋气。新电脑PDP-8经他们亲手完成后,为DEC公司创利120%,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赏和鼓励。与此相反,奥尔森又拒绝了卡斯特罗提出的另一项研究计划,着实伤透了他的心。

卡斯特罗一气之下,愤然出走,他还带走了伯卡特、索格等三人。这些青年工程师决心自己开办公司,在DEC的后院“烧”它一把“火”。

1968年4月,卡斯特罗一行四人来到麻省的小镇哈德逊,租下一间美容院的旧房子。哈德逊紧靠着DEC所在地梅纳德市,他们铁下心来,要与奥尔森“针尖对麦芒”大干一场。新公司注册的名字也不要有“电脑”二字,你叫“数字设备公司”,我就叫“通用数据公司”;你的英文缩写是DEC,我的英文缩写就是DGC,只差一个字母。

通用数据公司当然也搞小型机。1969年,卡斯特罗推出了一个小型电脑系列,名字就是Nova。新星电脑融合了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最新成果,与数字设备公司的PDP系列相比,它的电路板较大,所用的集成块多,而其他零件少。一位用户看了机器后曾评价道:“Nova机的成功在于它的结构紧凑。”于是,DGC公司第一年就卖出200颗“新星”,从而成功地打进DEC的一统天下,成为1969年最红火的新公司。

对卡斯特罗最感恼火的还数奥尔森。在他看来,擅自离职而去唱对台戏简直就是犯罪。在他召开的大小会议上,奥尔森多次预言:“新星不过是颗盲目运行的流星,它会突然出现也会突然消失。”他要求销售经理们通知DEC的客户提防“流星”的窜入。

哪里知道,奥尔森的用心良苦反而助长了新星的“升空” 。一位老客户跑来问道:“请告诉我,通用数据公司在哪里,要不然我们如何防范它呢?”另一位老相识也打来电话询问:“你们知道DGC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要不我们怎么才能不拨那个号码呢?”顾客们然后纷纷涌向哈德逊小镇,对卡斯特罗说:“奥尔森说你们人很坏,机器也不好,我们特地来看个究竟。”

通用数据公司的新星Nova终于爆发了。Nova300、Nova800、Nova1000……,到1979年,卡斯特罗的小型电脑销售数超过7万台,利润每年增长45%,并挤进了美国最大的500家企业行列, 虽然刚好名列第500名。

两家毗邻的小型电脑的企业,苦苦争斗了10多年,直到80年代初,奥尔森的DEC公司才好不容易挣出困境,再次领先于卡斯特罗的DGC公司。

互联网前身

1962年 力量、在”冷战”中聚集

Internet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而这项庞大的工程真正的开始时间是1962年。不过确切地说,Internet没有明确的发展历史,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易定义的,它只是人与人之间所达成的协议,是高科技的反映。它证实了通讯对人们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被按照意识形态和信仰的不同,划分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而这种不见硝烟的“冷战”在激烈程度上丝毫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争。

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两颗人造卫星。1958年1月7日,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式向国会提 出要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该机构也被称为ARPA)。希望通过这个机构的努力,确保不再发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着苏联卫星上天的这种尴尬的事。

谁也没能想到,在ARPA成立4年后,一位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心理学教授,会被请到ARPA来领导指令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J.C.R.Licklider。

Licklider在担任麻省理工学院(MIT)心理声学教授期间,在林肯实验室的地下室偶然遇到计算机专家W.Clark,后者给他看了一台奇妙的机器TX-2,这让Licklider立刻着迷,转而将自己研究的“人际关系”改换成“人机关系”。

Licklider与Clark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成为朋友。Licklider以后又加入了BNN公司(Bolt Beranek and Newman,Inc.)工作。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极为重视电脑的重要性。他的理想就是要让电脑更好地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1962年,Clark在林肯实验室里,从LINC(实验室仪器计算机的英文缩写)上首次实现实时实验数据处理。同年8月,Licklider与Clark共同发表论文,阐述分布式社交行为的全球网络概念。而MIT的Slug Russell、Shag Graetz、Alan Kotok三位大学生就在这一年编制出世界上第一款游戏程序“空间大战”(Space War),这是联网用户分时运行同一程序的第一个实例。

分时系统蹒跚起步,使林肯实验室的工程师们逐渐熟悉了人机交互和联网技术,一批电脑通讯技术人才在这里成长,为即将进行的网络实验创造了有利的基础。

1962年10月,ARPA的第三位主任Jack Ruina,叫上正在BBN工作的Licklider和他在林肯实验室工作的好友Fred Frick,共同讨论在ARPA建立一个部门来研究“指令与控制”技术。Licklider很快被这个技术所吸引。不过,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两人只好靠扔硬币来决定谁放开手头工作去领导这个部门。

最终,命运决定了Licklider前去ARPA工作。虽然他向ARPA提出了一系列看似过份的要求,不过事实证明,ARPA没有找错人。

Licklider为了转变他所领导的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和作风,他把办公室更名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Licklider就把全国最强的电脑专家团结到ARPA周围,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的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实际上,这些人就是后来研制ARPANET(阿帕网)的中坚力量。

1962年,人类历史上开始了崭新的一页,这完全可以与蒸汽机的发明相提并论。然而,在那一年中,也许只有上帝才清楚,ARPA这个冷战时期的产物竟为人类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1962年备忘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C.R.Licklider和W.Clark发表论文《On-Line Man Computer Communcication》,讨论分布式社交行为的全球网络概念。
★LINC(Laboratory Instrumentation Computer)首次实现了实时实验室数据处理。
★三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创建了第一个交互视频游戏Spacewar,游戏运行在Digital公司的PDP-1机上,该机价值12万美元。
★IBM与美国航空公司开始实施Sabre(Semi-Automated Business Research Development),该系统连接了高速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座位及旅客登记信息。
★《纽约时代》采用图片传真通信手段向该杂志的巴黎版发送杂志内容。
★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Tom Kilburn领导的一个小组开发了虚拟存储器。

1963年 促成”脑语”的统一

在Licklider提出“电脑与人类交流”的思想之后,1963年,一位在电脑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终于制定出统一的信息表示方法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这为Licklider思想的实施,在技术层面上给予了强有力的帮助。这位伟大的人物就是后来被尊称为“ASCII之父”的Bob Bemer。

最初,ASCII是由128个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七位二进制串构成的。每一个字串代表了英文字母表中的一个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和一些特定的符号。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邮件、World Wide Web、激光打印机和光盘游戏都应该归功于这项技术的突破。回头看看ASCII出现之前的计算机构造,你会觉得ASCII的出现竟是如此的重要。

在ASCII出现之前,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无法相互通信。每家制造商都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控制码。那时,在计算机中表示字符的方式就有60多种,更可笑的是,IBM的设备中就使用了9种不同的字符集。电脑之间的相互对话都无法完成,更别说与外界对话了。

在1956年到1962年期间,Bob Bemer效力于IBM公司,而当时多种代码混杂的局面非常严重。于是,1961年5月,Bemer向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递交了一份关于制定通用计算机代码的建议。于是,代表着当时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的X3.4委员会得以建立并投入工作。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的是前Teletype公司的副总裁John Auwaerter。隶属ANSI的这家委员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通用代码达成了一致意见。利益之争是造成耗时如此之久的部分原因。该委员会不得不确定采用哪家的专用字符。Bemer说:“这项工作非常琐碎,但最终,我和Auwaerter在会议室外握着手说,就是它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结果与Bemer最初的计划极为相似。

今天,古老的ASCII作为一种字符集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和大多数操作系统。可实际上,自1963年ASCII编写完毕到它被普遍采用总共花费了18年的时间。这与IBM及其System/360系统有关。当ASCII正在开发之际,每个人,甚至包括IBM的人在内,都认为该公司会采用这种新标准。在此之前,IBM使用穿孔卡代码的扩展码EBCDIC。但是,正当ASCII完成和System/360准备推出时,IBM的OS/360开发小组组长Frederick Brook告诉Bemer,穿孔卡和打印机还没为ASCII做好准备。这时,IBM只好为System/360开发一种在ASCII和EBCDIC之间转换的方式。可惜,最后开发的技术却未能奏效。

直到1981年,IBM最终开始在PC中使用ASCII。至此,ASCII才真正成为计算机通信的标准。

ASCII虽然诞生于1963年,但至今仍保持活力。虽然,在一些新型的操作系统使用了另一套新的编码方案,如Windows NT,但它都必须与ASCII保持兼容。ASCII的出现,使得电脑信息表示达成统一,为以后电脑联网交流奠定了基础。

1963年备忘录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问世。
★Univac Ⅰ在运行了7.3万小时以后宣布退役,并被送给了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Joseph Weizenbaum开发了计算机程序Eliza,该程序可模拟治疗专家与病人之间的谈话。
★Digital宣布PDP-5,这是该公司第一个12位的微型计算机。
★美国生产了450万片计算机芯片。
★Ivan Sutherland发表了Sketchpad,这是一个交互式计算机绘图系统,这也是Sutherland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

1964年 英雄所见略同

身处不同地方的三个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里,在互相完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竟然得出完全相同的研究结论,这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巧合,但最重要的是--找到了真理!

在电脑联网迫在眉睫之时,人们必须尽快找到最佳的联网方案。早在1962年,在素有军方思想库之称的兰德公司(RAND)工作的Paul Baran为公司提交了11份报告,讨论我们今天 称为“ 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以及“存储和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工作原 理。在这11份报告中,影响最大的是1964年3月发表的“论分布式通信网络”(On Distribu 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在这份报告中,他概括了“亢余联结”的原理,并举出 了多种可能的网络模型。用专业的网络理论来解释,传统的网络模型是“中央控制式网络” ;而Baran提出的网络模型是“分布式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s)。

尽管“分布式网络”的想法有悖于传统的网络理论,但当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不仅只有Baran 一个人。

首先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Leonard Kleinrock。1961年7月,Klei nrock曾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这方面理论的文章,题目是:“大型通信网络中的信息流”(Inf ormation Flow in Large Communication Nets,RLE Quarterly Progress Report,July 196 1)。这比Baran的报告至少早了半年多。而第一本关于分布式网络理论的书也是由Kleinroc k在1964年完成的,这本书的题目就是:《通信网络:随机的信息流动与延迟》(Communica tion Nets:Stochastic Message Flow andDelay,Mcgraw-Hill,New York,1964)。

无独有偶,就在Baran提出分布式网络理论之后不久,英国41岁的物理学家Donald Watts Da vies,也在研究一个相似的网络理论。 分布式网络理论与传统的中央控制的网络理论完全不同。理论提出,在每一台电脑或者 每一个网络之间建立一种接口,使网络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完全不需要中央控制, 只是通过各个网络之间的接口直接相连。在这种方式下,网络通信不象由中央控制那样简单 地把数据直接传送到目的地,而是在网络的不同站点之间像接力赛一样地传送。重要的是, 如果某一个节点出了差错,不由中央的指令来控制修复,而是由各个节点自行修复的,修复 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一些,并且不那么及时。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分布式网络来说,单个节 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一条线不通,完全可以走另一条线。而这一点,恰好符合军方建立 一战时使用的通信网络的要求,,网络不会因为中央被摧毁而整体瘫痪。因此,Baran受到 军方足够的重视。

另外,在的分布式网络理论中,每一次传送的数据被规定了长度。超过这个长度的数据 就被分成不同的“块”(Block)后来再传。因此,同一个数据有可能要被分成不同的部分 才能传送。另外,每一个“块”不仅包含具体的数据,而且还必须做上标记:来自哪里、传 往哪里。这些“块”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传递,每一站都有记录,直至到达目的地。如果某 个“块”没有送达,最初的电脑还会重新发出这个“块”。送达目的地后,收到“数据块” 的电脑将收到的所有“块”重组合并,确认无误后再将收到数据的信息反馈回去。这样,最 初发出数据的电脑就不用再重复发送了。Baran、Kleinrock、Davies三人提出的网络原理简直如出一辙。不仅基本的理论框架完 全一样,甚至连数据被分成的每个“块”的大小,以及数据传送的速度也被设计得一模一样 。不过,Baran的目的是为美国军方建立一个用来打仗的网,而Davies的目的则是要建立一 个更加有效率的网络,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不论怎样,这一思想体现了数 据共享网络的基本特点,直到现在仍然是互联网最核心的设计思想。

1964年备记录

★Paul Baran发表《论分布式通信网络》(“On Distributed Commnuications Networks”)。
★IBM发布了S/360产品系列,它率先倡导兼容性的概念,被誉为20世纪100项顶级技术进步之一。IBM首次在发布硬件的同时发布了软件:OS/360操作系统、PL/1程序设计语言和一个编译程序。
★全球70%以上的计算机由IBM生产。
★Control Data公司推出了CDC 6600。该机由Seymour Cray设计,有35万个晶体管,是当时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Thomas Kurtz和John Kemeny在Dartmouth学院创立了程序设计语言Basic。

1965年 第一次对话

第一个将两台不同的电脑连接起来的实验是由Thomas Marill提出来的。和当时的许多 电脑迷一样,Marill也不是学习电脑专业的,他只是一名心理学家,曾经是Licklider的学 生。Marill有一个规模很小的电脑公司,起名为“美洲电脑公司”(CCA:Computer Corpor ation of America)。

1965年,麦瑞尔代表美洲电脑公司向APAR提交了一份计划,提议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弗 尼亚州之间进行一次联网实验。ARPA担心Marill的公司的规模不足以完成这项实验,于是建 议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来主持这项实验。如果实验成功,那不仅仅表示理论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象征人类崭新的交流方法即将开始。

当时,Lawrence Roberts正好在林肯实验室工作,负责这项实验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 。Roberts和Marill通过只有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将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TX-2电 脑和加利弗尼亚州SDC系统发展公司的Q-32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不同电脑之间的远距离联网。而且,系统使用的是分时方式( TimeSharing)。在多用户电脑环境中,虽然每个用户都感觉是和大家同时工作的,但电脑 并不能真正同时处理不同的工作。电脑不是处理完一个用户的提交的任务后才去处理下一个 用户的任务的,而是为每个用户提交的任务都分配一小段的处理时间,并把用户的任务分成 多个的小段,然后对这些小段按照先后次序循环处理。由于电脑的速度很快,所以用户感觉 不到执行中间的停顿。

尽管这次实验按计划完成了,并且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是,接下来的问题仍然不少。

首先是传输速度。由于线路长而不稳定,这种联网方式的实际速度只有几百波特率,哪 怕只是传送很小的一段信息,就得等上很长一段时间。如果网络不能做到一秒钟内作出反应 ,就等于没什么用处。

其次是网络的可靠性值得怀疑。由于使用的是线路交换的方式,整条线路被占用,在直 接从出发点把信号传到目的地的过程中,信号损失可能会很大。

当然,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网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开始选错方向,将为今后的 发展带来很大的麻烦。

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人提出了分布式网络的理论,可是仍然还有不少人觉得应该使用由 中央控制的线路交换网。因为,他们认为电话网是线路交换网的典型,既然全国的电话网工 作得很好,为什么按这种方式建立的电脑网络就不能好好地工作?他们甚至提议将网络控制 的中心放在奥马哈,因为这个城市正好处于美国的地理中心。以后的事实证明,这此人犯下 了典型的经验性错误。

无论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但通过首次联机实验,从侧面证明了Paul Baran的理论—— 长距离传输数据应该使用分布式的包交换网络。人类未来崭新的交流方法将从这里开始。

1965年备忘录

★MIT林肯实验室的TX-2计算机与位于加州圣莫尼卡的系统开发公司的Q-32计算机通过1200bps的电话专线直接连接(没有使用包交换技术)。
★IBM发布了分时机器S/360 67型机和与之配合的操作系统TSS/360。
★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计算机计日期服务。
★Digital推出了PDP-8,这是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微型计算机。该机器降低了计算技术的价格,促进了新的应用技术开发,并导致了分销行业的诞生。分销商将计算机嵌入另一个系统,然后再转售出去。
★通用电气公司推出了GE-115,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小型数据处理应用的通用计算机。

1966年 “网父”出山

1966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被后来尊称为“阿帕网之父”的Larry Roberts加入ARPA主持ARPANET(阿帕网,由ARPA组织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工作。不过,事情的发生竟如此富有戏剧性,Roberts是在ARPA近乎于讹诈的手段下,阴差阳错地成了ARPANET的创始人。

J.C.R. Licklider在ARPA只呆了两年。1964年,他举荐著名电脑图形专家,人称“虚拟现实之父”的Ivan Sutherland接手了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的领导工作。而第二年,Sutherland又从国家宇航局(NASA)聘请到33岁的Robert Taylor当他的副手。不久后,又把全部技术工作交给这位年青人管理。

1966年,Taylor正式从Sutherland接过IPTO的工作,成为继Licklider之后,IPTO的第三任主任。同年,ARPA的局长也换成了来自奥地利的物理学家Charles Herzfeld。Herzfeld是个十分爽快的人,只要是有意义的项目方案,他总是很快审批。

Taylor的办公室位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第3层,里面放置了3台电脑终端,分别连接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圣莫尼卡市的主机,以便于Taylor与他手下的专家们进行交流。不过,3台电脑终端的类型各不相同,并且各自使用了一套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Taylor开始考虑实施一个可行的联网计划,一来解决相互交流的问题,二来减少电脑资源的浪费。

1966年的一天,Taylor走进ARPA局长Herzfeld的办公室,大胆提出联网项目的建议。很有趣的是,谈话不到20分钟,Herzfeld就批给Taylor 100万美元的项目启动资金。

对于这个项目的领导人,Taylor心里早有最佳人选,那就是1965年在林肯实验室负责远程联网实验的Larry Roberts。

Larry Roberts是林肯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年仅28岁。他与Licklider博士类似,也是靠自学计算机技术,而后成为行家的天才。他还为后一代机型TX-2编写了分时系统。林肯实验室的人都知道,Roberts学习新知识非常快,一本新书10分钟就能读完;更可贵的是,他还具备组织管理才能,主持的科研项目大都能高效率地完成。

可是,Taylor请Roberts到ARPA工作,比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难。

当时,身为学者的Roberts考虑的只是如何改进联网性能,根本没想到ARPA正在打他的主意。当Taylor首次登门拜访邀请他时,Roberts委婉地回绝了盛情邀请。Taylor本来可以再找其他的人选,可是他心里非常清楚,再没有什么人比Roberts更合适的了。不久后Taylor再次前往林肯实验室,甚至暗示说Roberts将出任下一任IPTO主任。Roberts只好明确地告诉Taylor,他不愿去华盛顿当技术官僚,林肯实验室是他人生最佳的选择。

在此之后,Taylor几乎每两个月要给Roberts打一次电话,苦苦劝说他为国家效力。1966年底,在一切努力都告失败之后,Taylor只好来到上司Herzfeld的办公室。这次谈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要钱,而是为了要人,而且这次谈话的时间比上次要求启动资金长了很多。看来,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工作,比找钱更难。

Taylor问Herzfeld:“ARPA是不是每年把自己50%以上的资金都给了林肯实验室?”

Herzfeld感到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反问道:“是又怎样?”

Taylor把自己多次屈尊求Roberts出山的经历讲了一遍。Herzfeld听后,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林肯实验室主任的办公室。道理非常简单,让Roberts来ARPA,既符合国家的利益,也符合林肯实验室的利益。如果Roberts不来ARPA工作,后果对林肯实验室来说可想而知。

这看起来简直就是讹诈。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就顾不上许多。两周后,Roberts就坐在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的桌前,开始新的工作。从此,Roberts把全部精力转移到设计ARPANET上。

1966年备忘录
★麻省理工学院的Larry Roberts发表论文《Towards a Cooperative Network of Time-Shared Computers》。
★ARAP确定第一个ARPANET计划。
★英国科学家Donald Davies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 建立了包交换技术的理论。
★美国国防部(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与伊利诺斯州大学签订合同,设计制造并行处理计算机ILLIAC IV。
★美国制造商向零售市场推出了手持电子计算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推出了首例没有电子显示屏的固态版本。它将计算结果打印在热敏纸上。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开展了首次计算机调查。

1967年 孕育中的第一网

从Roberts加盟ARPA后,果然不负众望。他雷厉风行地调度人马,设计项目方案,不到一年时间,就提出了网络的构想。由于整个研究是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的组织下进行的,所以这个网被称做“ARPANET”(阿帕网),也就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网的意思。而后,Larry Roberts也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阿帕网之父”。

随着计划的不断改进和完善,Roberts在描图纸上陆续绘制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连接设计图,ARPANET框架结构逐渐成熟。不过,就在这期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怎样将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1967年初,Taylor和Roberts在密西根州安阿伯市召开了一次联网试验研讨会,请各路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发表见解。

在会上,多数人对Roberts的ARPANET计划持怀疑态度。所有与会者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如何让自己的大型机与其它机器直接通讯。不同的机器硬件和软件互不兼容,这样做不仅困难重重,而且管理十分不便。

Roberts在W.Clark(林肯实验室的计算机专家,J.C.R.Licklider的挚友)的建议下,认识到应该设计出一种小型专用电脑,让它充当信息传输和转换的中介物。

实际上,Clark以前就发明了工具电脑LINC(实验室工具计算机的英文缩写)。LINC拥有1KB内存,而且成本不超过2.5万美元。除了缺少微处理器之外(当时微处理器尚未被发明),它实际上就是一台个人计算机。由于资金不足,Clark的LINC计划并没有最终实现,但类似于LINC这种简单的计算机完全符合条件去解决ARPANET设计中的这道难题。

按照Clark设想,所有提供资源的大型主机都不必亲自参与联网,而在网络与主机之间插入一台中介电脑。中介电脑只需做两件事:第一,接受远程网络传来的信息并转换为本地主机使用的格式;第二,负责线路调度工作,也就是说,为本地传出的信息规定路线,然后传递出去。这样一来,在网络上实际相互“对话”的只是统一的中介计算机。

这个建议让Roberts十分兴奋,这个完美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计算机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回到华盛顿后,Roberts立即拟定了一份备忘录,将中介电脑正式命名为“接口信号处理机”(英文缩写IMP)。而IMP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网络路由器(Router)的雏形。

1967年当年10月, 美国计算机学会在田纳西州盖特林堡召开年会。Roberts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会议上宣读了有关ARPANET的论文。虽然,在论文中提到在ARPANET中可以使用IMP来实现互不兼容的电脑联网,但网络通讯可靠性差的缺陷还是让他感到不安。此外,ARPA要求他建设的是一个能够经受核攻击的通信网络。 当时正处于冷战的最紧张时期,像电话系统那种高度集中式的网络,即使主要系统的一小部分遭到损害,所有的长途通信都会被中断。至止,Roberts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高效传送信息,又能承受攻击的理想办法。

在会议中,英国科学家Donald. Davies的研究成果给了Roberts启发。Davies提出的分组交换技术,使Roberts预感到难题即将解决。实际上,在Davies提出分组交换技术的头两年,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已经提出类似的理论。于是,Roberts在会后找出Paul Baran提出的关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报告,进行反复研究。不久后,他还亲自上门拜访Baran,并聘请他担任ARPANET计划的非正式顾问。

至此,ARPANET计划所必需的技术理论已具备,接下来的事就是要将这些理论的东西变成事实。众所期望的“天下第一网”即将诞生。

1967年备忘录
★在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市召开的ARPAIPTOPI会议上,Larry Roberts组织了关ARPANET设计方案的讨论。
★美国兰德公司、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参预网络包交换技术的人员召开第一次会议。
★Doug Engelbart申请了鼠标专利。
★Scientific Data Systems推出SDS 940。《福布斯》杂志把这些超级计算机称为“计算快艇”,它们的意义超出了售货赚钱的范畴。
★美国政府命令美国家标准局解决联邦机构对使用两位还是四位日期的问题的争论,在五角大楼的压力下,国家标准局保留了两位标准。
★Alton Doody和William Davidson在《哈佛商业观察》上发表题为《零售业的下一次革命》的文章。该文提出了电子商务概念,即用户使用与中心分配设施相连接的、计算机一类的控制台,利用电子手段划拨资金。

1968年 群雄争夺,以小取胜

1968年6月3日,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向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递交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时间过去不到20天,ARPA就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预算金额高达50万美元。而这时,Roberts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接口信号处理机(IMP)的设计问题。

8月,Roberts代表ARPA的IPTO正式提出了课题,要求设计并制造出网络通信的关键设备——包交换装置。他们把这种装置称为“接口信号处理机”(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希望通过IMP来研究在小型的、交互连接式的电脑上进行通信的系统。这个课题的具体要求是制造出给4个节点用的4个IMP,实现这4个节点之间的联网,并且设计出今后可以容纳17个网站的电脑网络。

为了广泛地筛选适合做这项工作的公司,Roberts代表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发出了140份“项目招标”。这下子引来了几十家对该项目感兴趣的公司。

其中就有IBM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不过,IBM给出的方案是使用他们自己生产的360MODEL 50型电脑来作为IMP。尽管其性能非常优越,但价格太高。要知道,国防部对IMP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每一个主机都要配上一台这样的机器。要是都用360 MODEL 50的话,代价也实在太大了。另外,AT&T给出的方案与IBM的相似,因此也遭到否决。

ARPA经过大会招标之后选择了12份标书,再经过反复考虑,很快把范围缩小到4家公司。可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1968年12月,马萨诸塞州的BBN公司在Frank Heart领导下的一个小组正式得到了ARPA的IMP项目。而这规模很小的公司,当时职工不过600余人,在Frank Heart领导的小组也不过10来个人,的确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ARPA选择Frank小组的理由是,他们选择了一种名叫Honeywell DDP-516的微型计算机作为IMP的原型, 该机不仅价格适当,而且坚固耐冲击,完全胜任ARPA规定的战争环境要求。

Frank小组要把DDP- 516电脑改造成一台谁也没有见过的机器。 与当时所有的电脑一样, DDP-516机既没有硬盘,也没有软盘,由磁芯阵列充当存储装置,穿孔纸带阅读机输入程序,用汇编语言设计软件。以如此简陋的设备完成如此艰巨的使命,他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除此之外,Frank小组还要与网络各节点相互协调,一个一个解决接口问题。千钧重担压在Bob Kahn肩上,许多时间他都伴随着电话生活,起草出一份精确明晰的接口技术参数说明书。在此期间,他的伙伴们也克服种种困难,按期完成了复杂的接口设备制作任务。

而为了以后的联网实验,Roberts在美国西海岸选择了4个节点作为实验对象。

第一个节点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因为Roberts他过去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Leonard Kleinrock教授在该校主持网络研究。

第二个节点选在斯坦福研究院(SRI),那里有D.Engelbart等一批电脑网络先驱人物。

此外,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和盐湖城犹他大学(UTAH)分别被确定为第三和第四节点。这两所大学都是电脑绘图研究的先驱,Robert Taylor的前任Ivan Sutherland教授此时正任教于UTAH

另外参加联网试验的机器包括Sigma-7、IBM360、PDP-10和XDS-940四种大型计算机。

1968年备忘录
★6月3日,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向ARPA提交建立网络的计划。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shua Lederberg开发出第一个医疗诊断程序Dendral。
★以前在Digital负责PDP-8开发的主任工程师Edson DeCastro和Digital的其他几位工程师创办了Data General公司。
★9月28日,Raymond Schoolfield赤身露体站在亚特兰大IBM公司总部大楼的前面,手里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计算机可恶”。
★Edsger Dijkstra提出了“结构化编程”的概念,并且声称不应再用“GOTO”语句。
★12月,BBN公司由Frank Heart领导的小组得到ARPA的接口信息处理机(IMP)的项目

1969年 互联网诞生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ARPA计划于1969年正式联网实验。既然是联网,就至少应该是两台电脑,也就是两个节点相连。可是ARPANET(阿帕网)的实验却是从一个节点开始的。

其实,ARPANET最早的实验是从主机和接口信号处理机(IMP)的连接开始的。所以,只算得上是一个节点。在此期间,最早提出包交换理论,并曾经对Roberts产生过影响的Kleinrock已经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Roberts给了他一个合同,在加州大学建立一个由他主持的“网络评测中心”(Network Measurement Center)。因此,建立ARPANET的工作,也就围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展开,“网络评测中心”则被选来当作ARPANET的第一个节点。

1969年8月30日,BBN公司给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送来了IMP。他们把这台用Honeywell DDP -516小型机改装的IMP与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SDS Sigma7型电脑连在一起。

在网络上的第一个节点安装调试成功后不久,BBN公司又给斯坦福研究院(SRI)的XDS-940型电脑连上了IMP,由此完成了ARPANET上第二个节点的安装工作。

一个月后,斯坦福研究院的主机(XDS-940)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主机(Sigma 7)已经和各自的IMP连通起来。

10月29日晚,Kleinrock教授命令他的研究助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大学生C. Kline坐在IMP前,戴上头戴式耳机和麦克风,以便通过长途电话随时与斯坦福研究院终端操作员保持密切联系。

据Kline回忆,教授让他首先传输的是5个字母——“LOGIN”(登录),以确认分组交换技术的传输效果。根据事前约定,他只需要将“LOG”三个字母传送出去,然后由斯坦福研究院的机器自动产生“IN”,并合成为“LOGIN”。22点30分,他带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在键盘上刚敲入两个字母“LO”后,IMP仪表显示,传输系统突然崩溃,通讯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讯试验,仅仅传送了两个字母“LO”!但它真真切切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到来了!由于没有照相机摄影留念,Kline把这一重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刻记录在他的“IMP LOG”(工作日志)上,并签上了自己姓名的缩写(CSK),作为互联网络诞生永久的历史见证。

数小时后,系统完全修复,Kline不仅传出了“LOGIN”,而且传送了其它资料和数据。有趣的是,第一次通过IMP“握手”的两台大型主机,却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一台使用的是ASCII码,另一台使用的却是EBCDIC码。

不久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学院(UCSB)的IBM 360/75电脑和盐湖城犹他学院(UTAH)的DEC PDP-10型电脑也都分别连接上了IMP。这两个学院之间有图形方面的合作项目。

从当时的草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学院和斯坦福研究院之间完成的。而犹他学院则是通过斯坦福研究院和其它节点连接的。

就这样,按照ARPA的计划,由4个节点构成的ARPANET正式投入运行。虽然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B,从加州大学到斯坦福研究院之间的信号传输速率只有50Kbps,但是无论如何,这四台电脑的连接已经具有形成今天的Internet的雏形!

1969年备忘录
★ARPANET于10月29日22:30诞生。
★IBM不再将软件与硬件捆绑销售,允许客户分开购买它的软件和硬件,从而建立了软件市场。
★Data General公司推出16位Nova小型计算机。
★Xerox出资10亿美元收购Scientific Data Systems公司。
★Nieman Marcus公司的假日产品目录推出了“Kitchen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包含Honeywell公司的H-316小型计算机和键盘控制台,价格为1万美元。
★AT&T 贝尔实验的程序员Kenneth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将UNIX操作系统发展到DEC的微型计算机上。

1970年 发展与壮大

70年代初的美国深陷在越南战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国内的反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到了二战后第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虽然这样,但是国内的各种科学技术还是在飞速地发展。ARPANET在不断地壮大。

1970年的ARPANET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但是它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为了把这四个不同型号、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同终端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煞费苦心、艰辛探索,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其中包括有“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

伴随着ARPANET的成长,第一份有关最初的ARPANET主机-主机间通信协议的出版物,由C.S. Carr、S. Crocker和V.G. Cerf撰写的 “HOST - HO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he ARPA Network”,发表在了AFIPS的SJCC会议论文集上。这份出版物在当时成了不少工程师的“掌中宝”。当然,政府的支持是早期ARPANET能够顺利发展的主要动力,以“保持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防止潜在对手不可预见的技术进步”为首要职责的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主动把1969年的合同截止日期延续到了1970年12月31日。当初合同的总金额是50万美元,而实际执行的时候大约增加了一倍,在1970年与BBN公司新签定的合同中,金额则达到了200万美元。从此以后,ARPANET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

AT&T公司在UCLA和BBN公司之间建成了第一个跨国家连接的56Kbps的通信线路。这条线路后来被BBN公司和RAND公司的另一条线路所取代。第二条线路则连接MIT公司和犹他州大学。

1970年12月,S.Crocker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领导的网络工作小组(NWG)制定出“网络控制协议”(NCP)。他也正是一年多前写出第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征求意见与建议(RFC)的人。最初,这个协议还是作为信包交换程序的一部分来设计的,可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关系重大,不如把这个协议独立出来为好。

也在那个时候,天才的Kahn也为临时需要而开发过局部使用的“网络控制协议”。由于这个协议是局部使用,就不必考虑不同电脑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因此也就简单的多。虽然“网络控制协议”是一台主机直接对另一台主机的通信协议,实质上它是一个设备驱动程序。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接口信号处理机”被用在同样的网络条件下,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就相对稳定,因此没有必要涉及控制传输错误的问题。

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网络连在一起有多么困难。于是很多人都在研究怎样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让在不同的网络后面的计算机可以自由地沟通。

1970年备忘录

★Digital推出PDP-11/20系列16位小型机。

★IBM的Edgar Codd发表论述关系型数据库的论文。

★Gene Amdahl组建Amdahl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为NASA开发出第一种飞行模拟程序。

★Telemart Enterprises公司在美国圣地亚哥市的计算机化食品杂货店开张。购物者利用电话连接到计算机来订购食品;商店后来不得不关门,因超量的电话使计算机过载。

★Honeywell公司收购通用电气公司的计算机部。

后续

1983年,ARPANet分为ARPANet和军用MILNET(Military Network),两个网络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开始建立计算机网络NSFNET。NSF规划建立了1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及国家教育科研网,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NSFNET,并以此作为基础,实现同其他网络的连接。NSFNET成为Internet上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的主干部分,代替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1989年MILNET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最初,NSFNet的主干网的速率不高,仅为56kbps。在1989~1990年,NSFNet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1.544Mbps,并且成为Internet中的主要部分。NSFnet逐渐取代了ARPANet在Internet的地位,到了1990年,鉴于ARPANet的实验任务已经完成,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ARPANet就正式宣布关闭。

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使Internet开始了商业化的新进程,成为Internet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Internet已彻底商业化了。

王安的悲剧

20世纪70年代,与DEC和Nova小型机齐名的王安小型电脑,尤其是以小型电脑为基础的王安文字处理机,曾经在第三代电脑史册里写下过辉煌的一页;而王安博士,这位闻名美国电脑业界的“龙的传人”,也曾经以中国人的天才智慧,发明了电脑磁芯存储器,使自己的名字列于美国发明家纪念馆,成为继爱迪生等人之后的第69位大发明家,并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的殊荣。

早在1948年,发明马克1号计算机的艾肯博士慧眼识英才,把研制新型存储器的任务交给了来哈佛计算机实验室工作刚三天的王安。艾肯查阅过王安的履历:年仅28岁,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1945年留学哈佛,从读硕士到获得博士学位仅用了16个月,在哈佛求学期间,时刻关注着计算机发展的王安就知道,当时存储器采用的都是效率极低的水银延迟线装置。他曾在图书馆读到过一篇介绍德国人研制软磁性材料的报道,这也许能为存储器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以后三周时间,王安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潜心探索磁性材料,终于用铁氧体制成了一种直径不到1毫米的小磁芯。王安发明的磁芯,引起了电脑存储器的一场革命,统治了存储器领域将近20余年。

巨大社会反响促使着王安把自己的发明转化成科技商品。1951年6月,王安怀揣仅有的600美元积蓄,挈妻携子,坚定不移跳进了“商海”。他在波士顿南区一间租来的小房间门上挂出了手写的招牌,实验室宣告开业,内部仅有一桌、一椅、一部电话,雇了一位推销员,只有一种磁芯产品,是王安自己用电烙铁加工而成。年底一盘存,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公司”赚了约3千美元,虽然这赢利还不及他在哈佛大学任职年薪的1/3。

1952年,IBM公司购买了磁芯的专利使用权,使王安有了一笔启动资金。1955年,王安实验室更名为王安电脑有限公司,毅然决定下马传统产品磁芯的生产,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供科技人员使用的LOCI对数计算器和300系列可编程计算器。由于功能齐全,价格便宜,大受用户欢迎。1967年,公司股票首次上市,被股民们普遍看好,40万股票几个小时即抢购一空,使公司的资产总值升值为近8000万美元。

不久,王安派出去考察市场的调研人员,向他汇报了一个被人忽略的事实:所有办公室的文秘人员,仅有的“固定资产”是不值几百元的打字机,其工作效率低下与任务繁重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于是,“文字处理电脑”的构想在王安的头脑中逐渐成熟,他召集柯布劳、莫洛斯等高手迅速设计开发,并于1975年首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编辑、检索等功能的新型文字处理机。以往称王安企业为“电脑公司”的新闻界一反常态,纷纷改口叫它“文字处理公司”,因为从白宫总统办公室到各州州长办公室都竞相使用这种机器。

王安公司凭借文字处理机的业绩不断扩大战果,1976年,王安把他的总部搬到了罗威尔市,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计算机制造厂,设计生产VS电脑系列产品,其中,VS300小型电脑是市场畅销的抢手货。此时,他的公司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制造、销售产品和售后服务的分支机构,成为一家举世瞩目的跨国电脑产业集团,员工超过3万人,营业额高达30亿美元,实力已经能够与电脑巨人IBM分庭抗礼。

1984年2月间,美国各大商业报纸上刊登出一则电脑广告:“请让我们试一试,我们就会在阁下的订单上把IBM一风吹走!”这表明,“大胆妄为”的王安公司公开向蓝色巨人“下战表”。然而。当王安决定“兴兵讨伐”的时候,审时度势的结果,却作出“不与IBM的PC机兼容”的决策,这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王安的战略失误是致命的。到80年代后期,由于IBM和众多兼容机厂商众星捧月,PC机和软件标准化已成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当电脑网络热潮席卷而来时,王安的微电脑却因不兼容被排斥于各种网络之外,更使他的公司欲哭无泪。此时,公司早已是危机四伏,亏损额业高达4亿美元。就在公司处于最危难的时刻,王安博士却无法继续坚持,他亲眼目睹了公司一蹶不整的全过程,终于在1990年3月24日,因癌症抢救无效,在痛苦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

还在王安病重住院期间,他的儿子王列等人曾先后接任王安公司总裁,但王列缺乏管理公司的才能,面对残局,终归无力回天。1992年8月18日,王安电脑公司正式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似乎走到了尽头。谁也不曾料想,破产保护后王安公司,居然卧薪尝胆第二次创业,他们重新聚集在图希、塞拉蒂等电脑精英手下,扬长避短,集中全力开发软件产品,并果断地裁减冗员2万余。经过短短一年的励精图治,几乎还清了绝大部分债务,于1993年9月21日宣布脱离破产保护。截止到1996年6月底,美国王安电脑公司的年销售额又达到了11亿美元,这家宣布破产的公司已经奇迹般地东山再起。

王安公司的兴衰像一篇传奇故事,成为这段历史洪流中的一股壮观的浪花。

英特尔创业

1968年,集成电路发明人诺依斯站在了望山眺望硅谷,仙童公司漂亮的厂房在薄雾笼罩中越来越模糊。在这家由他亲手创建的高技术公司里,“八叛逆”们大都已经出走自立门户。诺依斯想起了激励自己奋发图新的一句箴言:“任何一次革新都必须保持乐观,没有乐观精神,就难以离开安稳,去寻求变化和冒险。”他毅然决定脱离已经无法大显身手的“仙童”,已过不惑之年的诺依斯又重新回到了创业的起点。

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诺依斯早就在仙童公司里物色了两位创业伙伴, 其中之一是名列“八叛逆”的莫尔。莫尔早年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是仙童公司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才华出众。另一位是在仙童公司从事经营管理的安迪•格罗夫(A.Grove),原籍匈牙利,初来美国时连《纽约时报》上的大标题都读不全,全凭着坚强的毅力,在三年内读完纽约城市大学,接着又拿下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硅谷的人们一致公认:诺依斯—格罗夫—莫尔,真是创业班子的“天合之作”。诺依斯是公司的“脸面”,他最能吸引和团结人才,组织推动商业行销。格罗夫果断干练,具有“铁石心肠”,做事雷厉风行,擅长于管理和鞭策下属。莫尔天生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又善于运筹帏幄,公司的技术核心非他莫属。于是,这一最佳人才组合的创业小组,构成了新公司的“三驾马车”。三位创业者精心商议,最后决定采纳莫尔的建议,把新公司取名为“英特尔”,五个英文字母INTEL寓意着“集成电子”。

凭借诺依斯的名声,要筹集创办新企业的款项是轻而易举的。他曾经说道,他只需花半小时就能筹到资金。那一天,诺依斯来到硅谷著名风险资本家阿瑟•罗克的办公室,提出准备新办公司的设想。罗克随即拿起了电话, 连续拨通了几个号码,然后回过头说道:“250万,够了吧?”诺依斯低头看看表,时间也就是30分来钟。

“集成电子公司”自然必须研制和生产集成电路。英特尔公司没费多少周折,就在仙童公司附近借到了一座旧楼房并租来了机器。诺依斯说:“让我们对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扫描,看看哪些技术最有成效,最行得通。”分析的结果,英特尔公司决定首先上的项目,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电脑内部的存储器,即冯•诺依曼用来储存程序的记忆装置,从王安的磁芯开始,经由英特尔公司的技术创新也跨进了一个新纪元。1969年春,这家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小企业,首创了全球第一颗双极性集成电路存储芯片──64比特存储器3101;1970年,他们又研制出第一颗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存储芯片1101,容量扩大到256比特。同年,代号为1103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问世,宣告了老式磁芯存储器的死亡。

英特尔公司对集成电路情有独钟的原因,除了因诺依斯等人是发明者之外,还因为莫尔博士曾作过一个天才的预言。1965年,莫尔以3页纸的短小篇幅,发表了一篇奇特的论文,这是迄今为止整个半导体发展史上意义最深远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莫尔天才地预言说: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着这种势头。打个比方讲:50年代末,在一块芯片上可以做一个电路,好比圣克拉拉镇的一条小路。60年代,同样大小的芯片可以容纳下镇内某个街区的大片面积。70年代,圣克拉拉这座城市的市政地图都能装进这块芯片里。80年代中期,芯片里包容的面积将扩展到旧金山地区所有城镇。80年代末期,在这块芯片里描绘的已经是整个北美大陆的地图。到了90年代,如果还用地图来比喻由晶体管等元件组成的电路,则硅芯片“吞吐”的将是全世界所有乡村和城市。而这块硅芯片的大小,穿上“外套”像块指甲片,内部体积与碗豆粒儿差不多。

莫尔博士所作的预言,因集成电路近40年的发展历史而得以证明,成为电脑界闻名遐迩的“莫尔定律”。只是到了现在,“莫尔定律”的有效性才快要走到了尽头。因为小小芯片的面积毕竟有限,一旦元件数量增加使体积小到了原子那般尺寸,就不可能再继续缩微了。1995年,莫尔本人再次发表预言说:他发现的定律最终将会失效,人们需要寻找更先进的技术方法或材料。

70年代初,当集成了数千个元件以上的芯片开始被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第四代电脑就快要粉墨登场了。

芯片计算机

众所周知,所谓286、386、486个人电脑等名称的起源,在于它们采用了英特尔公司研制的微处理器X86系列芯片286、386和486。然而,这种以数字为电脑命名的奇特现象,却来源于霍夫博士等人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4004。霍夫也因此以“二次大战以来最有影响的7位科学家之一”身份,入选美国国家发明荣誉展厅,与在科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的爱迪生等120人同列在一起。霍夫的发明引来了浪潮滚滚的计算机革命。

1968年,应诺依斯的恳切邀请,斯坦福大学助理研究员马西安•霍夫(M.Hoff)加盟英特尔,成为这家刚刚开张的高技术公司第12名员工,年仅31岁。他被指派为英特尔公司应用研究的经理后,莫尔交给他的第一项重任,是代表英特尔与日本一家名曰“商业通讯公司”合作研制一套可编程台式计算器。

日本人带来了自己的设计资料,英特尔只承担芯片材料等方面的辅助任务。霍夫认真研究了图纸,发现这种简单的计算器竟然要安装约十块左右的集成电路芯片。他向合作者提议减少芯片的数目,但被日本人冷冷地拒绝了。诺依斯得知霍夫的处境,不断鼓励他,支持他按自己的想法去改进设计。

霍夫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潜心思考,他的实验室十分狭窄,只有一台DEC公司生产的PDP-8小型电脑。三个月来,霍夫把日本人方案的优劣翻来复去地琢磨。他后来对人讲,他始终“保持孩子般的天真好奇,总对一种东西为什么会以某种方式工作,或者把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感到惊奇”。或许,就是这种“天真”使他突发奇想。霍夫猛地打开笔记本,奋笔疾书。他写道:“完全可以把日本人的设计压缩成三块集成电路芯片,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央处理器芯片,把所有的逻辑电路集成在一起;另外两片则分别用作储存程序和储存数据。”

这种把“两样甚至更多的东西放在一起”的设想,让霍夫萌生了微处理器的新观念。莫尔对此首先表示赞许,并给他派来麦卓尔(S.Mazor)当助手。凑巧得很,仙童公司的芯片设计专家费根(F.Faggin)“跳槽”转到英特尔,也加入到研制组,为霍夫设计的芯片画出了线路图。芯片图纸让霍夫十分满意,口口声声称赞它是一份“干净利落的蓝图”。

1971年1月,霍夫研制小组终于制成了能够实际工作的微处理器。在大约12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共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英特尔的广告介绍说,它只比一枝铅笔尖稍大一点,在半只火柴盒面积大小的硅片上,可以容纳下48个微型的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体积如此之微小,但是每块芯片却包含着一台大型电脑所具有的运算功能和逻辑电路,比埃历阿克的计算能力还要强大得多。从埃历阿克到4004只有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埃历阿克电脑占地170平方米,而微处理器仅仅占地……,它还能用“占地”来描述吗?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公司决定在《电子新闻》杂志上刊登一则广告,向全世界公布微处理器,并据此声称“一个集成电子新纪元已经来临”。这一天,就是微处理器正式诞生的纪念日,它意味着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已经缩微成一块集成电路,意味着“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诞生。

不久,英特尔公司另一种型号的微处理器8008研制成功。紧接着,在少许改进后,又推出最成功的微处理器8080,这种芯片及其仿制品后来共卖掉数以百万计。随着销售量的增大,它的价格也从最初每块360美元迅速降低到3元钱就可以买回。对此,英特尔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恢谐地提出了一个“吉尔贝克定律”,作为“莫尔定律”的补充:“每一种芯片的单价最后都要降到只有5美元,除了那些卖不到5美元的芯片之外。”在价格方面,不到5美元的8080,比起埃历阿克的40万巨资来,确实让人瞠目结舌。

在英特尔公司的带动下,1975年,摩托罗拉公司也宣布推出8位微处理器6800。1976年,曾经为霍夫画出“干净利落芯片图纸”的费根,在硅谷组建了ZILOG公司,同时宣布研制成功8位微处理器Z-80。于是,70年代后期,8080、6800和Z-80微处理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lalalla,© 1999-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42134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1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