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研究的问题。远在五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北京人”就知道用火,历史上所说的“钻木取火”便是方法之一。在钻木取火的方法发明了相当年代以后,人们又创造发明了“阳燧”取火,这种新的取火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利用太阳能的一种工具。根据宋代沈括的《梦溪笔淡》详细的记载,“阳”面注,向日照之,光皆聚内,离镜1~2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著物则生火。这就证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光学和太阳能的科学知识已经很丰富了。“阳燧”的发现,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了解阳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后来我国又创制了铜制凹面镜、石英制玻璃凸透镜,使阳光聚焦生热而取火,这些重大发明成了现代“太阳灶”诞生的先导。它和我们今天利用太阳能来烧饭煮水、蒸馏海水、供给暖气制冷、制冰、电焊热割、高温冶炼,以及推动动力设备,抽水发电等,在原理上是一致的。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对燃料方面所要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地增加和提高了。在这样大量需要燃料的情况下,必须积极开辟新的燃料来源,目前,值得我们考虑的,就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从祖国的西端到东端,占有经度六十一度以上,相距五千多公里,从南到北,占有纬度四十九度,疆域面积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全世界陆池面积的十四分之一。接受太阳能量的面积很为宽广,又兼有热、温、寒三带气候,大部分在北带范围内。因此,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估计,我国一年所获得的太阳能量约一亿亿千瓦,小时,它相当于一万二千亿吨煤所具有的能量,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自然界,因此,我国利用太阳能有着比其它国家更为广泛而有利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量,我们把全国主要地区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地理纬度列表如下,供大家参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