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式收音机,就是把电子管阳极上的高频电流,用回授线圈加以复活,再利用起来。一般把这种收音机,称做再生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线路简单,用的零件较少,灵敏度、选择性也不错,但是它收听到的广播有些走样,和原来的声音有些不同,听起来不够满意。这是它的最大缺点。如果回授线圈调节不好,常常还会发出“吱吱”的尖叫声。
图4是最简单的再生式线路图,现在就借用它来谈谈再生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再生式线路主要由电子管、线、电阻、电容器、扼流圈、耳机等组成。它们的代表符号是:
L1 – 天线线圈
L2 – 振荡线圈;
L3 – 回授线图;
C1、C2- 空气可变电容器:
C3 – 旁路电容器;
R – 栅漏电阻;
ZL – 高频扼流圈;
G – 电子管;
EL – 耳机。
这些零件的作用是:L1线圈和天线连接,用来接收发射电台发出的高频讯号,耦合到线圈L2上,L2线圈和空气可变电容器C1,组成一个振荡回路,产生谐振,把高频讯号送到电子管G的栅极上。
电子管G可以用三极管也可以用五极管,主要是用来检和放大。检波原理,主要是利用三极管栅极电流单向导电的性质,也就是说,电流只能从栅极流到阴极,而不能由阴极流向栅极。这样就可以把我们需要的音频讯号电压检出来,它和二极管不同之处,只是利用了三极管的栅极和阴极而已。至于放大作用,我们只要把图4的天线部分遮住,就可清楚的看出,这部分线路相当于一个低频放大器,这样栅极上产生的音频讯导电压,就可以控制三极管阳极电流的大小。这样,由阳极电路上输送到耳机的音频讯号电压,就可加以放大,也就是说耳机里的声音就更加响了。
但是现在大部分采用五极管,而不用三极管。因为三极管阳极和栅极之间,分布电容大,容易产生回授,电子管中就有产生振荡的危险,因此收听到的讯号,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讯号,就要产生失真或是发出尖叫的怪声。
回授线圈L3和振荡回路线圈放在一起,这样可以利用感应的作用,将高频电流通过线圈L3,而使振荡电路L2C1又产生一个高频电压,再加上原来天线上的一个高频电压,这样回路上的电压就更增高,灵敏度可议增加,也就是说声音可以加大。
空气可变电容器C2主要用来调节回授线频的高电小,如果要电流大,将可变电容器的容量旋转到最大,这样声音就大。如果要电流小,将可变电容器的容量旋转到最小,听到的声音就小。调节可变电容器容量的大小,就可控制声音的大小。
高频扼流圈ZL主要用来阻止电子管阳极的高频电流流入耳机中,而让音频电流通过高频扼流圈到耳机,就可听到声音。因为高频扼流圈的特点,是对高频电流起阻止作用,而对音频电流则畅通无阻。
旁路电容C3主要是让高频电流通路栅漏电阻R主要是让栅极上接收到的少量电子,有个回到阴极的通路。耳机主要是用来听广播的。了解上而的各个零件的作用以后,对整个线路的工作原理,就不难理解了。
从图4看出,当高频讯号从天线接下来之后,经过线圈L1感应到线圈L2,和空气可变电容器C1谐振时,高频讯号通过电容器C3送到电子管的栅极,这个栅极和电子管阴极组成检波器,进行检波。因此在栅极上,就有检波后的音频电压,控制着三极管的阳极电流。这样在阳极电路里,就可以得到放大了的音频讯号电压,通过高频扼流圈对耳机里的线圈起作用就可听到声音。但是在电子管的栅极上,除有检波后的音频讯号电压外,还有振荡回路上来的高频讯号电压,所以在阳极电路上也有高频讯号电流流向耳机。但它对耳机不起作用,白白浪费了。不过线路上还有一个高频扼流圈,能阻止高频电流,不让它跑到耳机中,而通过空气可变电容器C2到回授线圈L3再和振荡线圈L2感应,又产生一个高频电压,加到电子管栅极上,这样电压就加大了,灵敏度也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