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到处有洋姜
在洋姜收获的季节里,我来到了上海名菜区长征公社李子园大队第一生产队。这里的田头路边随处都可看到洋姜。我们来到社员张彩红的洋姜地时,看她那篮子里足足有一二十斤洋姜,而旁边放着的茎秆才十来根。我问:“十来棵就挖了这么一大篮?”她笑着说:
“可不,这东西就是会长。”
看看长得这样好的洋姜,我就请教队长,种这种作物有些什么窍门。队长爽直地说:
“种洋姜最没有道道了。”张彩红插嘴说:“连小孩子都会种。”
队长还告诉我:一块地种了洋姜,今年收了,明年春天你不播种,它也会长出新苗来。他说,这是因为残留在地里的洋姜,正好当了明年的洋姜种。但永远这样下去,也会减低产量,他们是种了四五年后就换块地方。队长又对我说:“洋姜放在地里久了也不会烂,你什么时候要吃就什么时候挖。”
洋姜
洋姜学名菊芋,属菊科宿根植物,原产地在美洲,相传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辽宁等省都有种植。
洋姜每年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播种,长大后根部逐渐形成肥大的块茎,十一月上旬开始收获。洋姜产量高,平均亩产量二千五百到三千五百斤,高的可达五六千斤。它的淀粉、醣类等碳水化合物含量为百分之十七左右,比南瓜多三倍,维生素乙的含量也比番茄多。
洋姜用途很广。生吃熟吃都可以,生吃味道像荸荠,脆嫩多汁;熟吃味有些像马铃薯。江苏、浙江等地还用它加工成酱菜。洋姜还是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块茎和新鲜茎叶的营养成分都很高。
洋姜有强大的根系和巨大的吸收能力,因此易于种植。
洋姜是用块茎无性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