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州东北郊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使人宛如置身在丰富多采的热带、亚热带的植物丛中。
四年前,当全国各地有名的植物学家们云集这儿讨论建园规划的时候,这里的一万二千亩土地,只疏疏落落地长着一些低矮的岗松、鹧鸪草等野生植物,而现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郁郁葱葱、万紫千红的热带亚热带草木了。
富饶的植物资源
植物园的马蹄形的人工湖,环抱着一丛丛亭亭玉立、绿叶苍翠的棕榈类植物,在微风的摇曳中,那些长着羽状叶的,有如凤尾拂云;那些长着掌状叶的,又像作团扇舞,种在这里的棕榈,现在已有五六十种。它们给热带景色增添了奇趣,又给热带人民带来了物质财富。在羽状叶的一群中,我们找到了已在我国海南岛落户很多年的一身无废物的宝树——椰子树,也看到了被称为“油料作物之王”的油棕,它的形状跟椰子树相似,果皮和核仁的含油量都很高。在掌状叶的一群中,我们又找到了能作多项手工业原料的广东名产蒲葵,还有可制纤维的棕榈。此外有可制淀粉的鱼尾葵、桄榔,有可作中药的槟榔和制糖的砂糖椰子,也有果实被人称作“伊拉克蜜枣”的海枣等等。……
从棕榈林中出来,在树影重重的人工湖左边,是华南代表性的经济植物区。这里的三百多种植物,被按照它们的“特长”,分为果树、油脂、纤维、橡胶、淀粉、香料、鞣料、饮料、药用、绿肥、木材和饲料等十多类。尽管参观者能够识别出其中的广东三大名花(玫瑰、玉兰、茉莉)、四大名果(荔枝、柑橙、菠萝、香蕉)、淀粉作物木薯、染香云纱的薯莨和杉木、蓖麻、剑麻、香茅以及号称“橡胶之王”的三叶橡胶等等,可是,更多的是参观者连名字也叫不上、现在还处在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的植物,它们是被植物工作者们发现后移植到这里进行驯化的。其中有一种叫鸡眼子的野生植物,它的果子能治高血压;又有一种像一丛乱草似的植物,是香根草的同属。最有趣的算是油瓜(土名叫油渣果)了。据说有一个植物采集队在广东某一山区工作时,发现有一户人家每逢做菜的时候,总是先用一个剖开的种子在锅上擦几下,弄得香喷喷、油腻腻的。经主人介绍,才知道这是一种叫油瓜的种子,它是《广州植物志》上也没有记载的油脂植物。植物园给这野生的油瓜架荫棚、开水沟,现在已经绿叶成荫、开花结子了。
“绿色的教科书”
华南植物园为了使参观者获得较系统的植物科学知识,并向参观者提供有关的科学研究资料,在园里设了各种展览区,人们妥贴地称它们为“绿色的教科书”。
在润泽的荫棚下,展出的是黑桫椤等蕨类植物,这种据说是和恐龙同代的树种,现在已非常稀少。像这样稀见的植物,植物园里还有许多种,在古老遗存植物区就展出了水松、水杉等濒于绝种的植物。
植物系统展览区,更是一本活的植物史,分科分属,向人们展示了亿万年来植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热带植物引种驯化区展出了大量引种的咖啡、可可、鳄梨、胡椒、木花生、油棕等热带作物。园里还有原产沙漠地带的奇形怪状的多浆植物,有长着各种美丽叶片的气生兰,还有品种达一百种以上的各式各样的竹子。
辛勤劳动的果实
当人们在园内参观一周,又听了热情的主人对全园三千多种植物作了约略介绍以后,不禁深深感到我们祖国的富饶美丽,同时也不能不感谢植物学工作者和园艺工人的辛勤劳动,他们为我们发现收集和培植了这么多的植物,使这片荒原变成为生产、科学研究和观赏三结合的园地。
记者在观看园中各种植物的说明介绍时,曾经多次看到陈焕镛的名字:有以表彰他在植物学上的贡献而命名的“陈氏榈”,有他最先发现而公认于世界的芳香植物“观光木”。听说由陈焕镛最先发现的植物就有上百种。陈焕镛就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所长。这位以毕生精力从事植物研究的老人,四十多年前,愤慨于中国的植物被帝国主义作为经济猎取的对象,决心进修一门当时被认为“冷门”的科学——植物分类学。他历尽艰苦,单人匹马在海南岛深山丛岭中搜集了许多种植物标本,可是当他把这批珍贵的财富送到南京时,得到的却是反动统治者的漠视和摧毁。但他此志不渝,回到南方后又继续收集,并在中山大学开辟了一个没有人过问的十来亩地大的植物园,在抗日战争中,这个可怜的小小植物园也毁坏了。直到解放以后,这位老人的愿望才终于得到实现。
在建园的过程中,很主要的工作是到深山野岭去采集植物。陈焕镛等高年的植物学家们虽然不能远途跋涉,但他们为年青的一代准备了宝贵的资料。青年植物学工作者邵应韶告诉记者,他和他的伙伴们就是依靠老一代积累下来的资料和他们的亲自指点,深入荒无人烟的大山大岭中,收集各种苗木、种子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的。
培植园里的植物,又是一番辛劳。园艺工人张波,从著名的“花木之乡”——顺德弼教村赶来参加了建园工作。他正以丰富的种植经验,培育着咖啡、可可等。五代花农、从七八岁就学种花的梁根,是从著名的广州“花地”来的。在他的培育下,现在园里已一年四季都是花香阵阵了。
有着这么丰富内容的华南植物园,现在还是初创阶段,根据近景规划,它将越来越丰富多彩,正像老当益壮的植物学家陈焕镛所说的:“植物园将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将永无止境地让它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