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县概况

遵化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唐山市管辖。县人民政府驻地遵化城关镇位于唐山市北偏西7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380公里。东邻迁西县,西与天津市县相接,南与丰润玉田二县接壤,北以长城与承德地区兴隆县为界。全县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在唐山市所属十县中仅次于丰南县。总人口近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54万人。除汉族外,境内满族约有1.3万人,多聚集在县境西北部东陵与马兰峪一带,此外,尚有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近二千人散居县内各地。全县共有777个自然村,划分为40个公社和1个城关镇,下辖648个大队、2901个生产队和6个居民委员会。

遵化县名始于五代后唐。秦、汉遵化为徐无、俊靡二县地,唐属无终、玉田,后唐于平州买马监地置遵化县,相沿至今已千年以上。清代因于遵化西北建东陵而升县为州,民国后又改为县。自抗日战争开始后,遵化县境是冀东革命根据地之一。建国后,遵化属河北省唐山地区(市)所辖。

遵化县地处燕山南麓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环绕,中部有一道海拔400米以下的丘岗横贯东西,沙河、黎河分居丘岗南北,俗有“三山两川”之称。全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两川平原由海拔70米降至21米。全县低山占13.8%,丘陵占37.4%,谷地占13.2%,平原占35.6%,是个以出丘为主兼有平原的半山区县。主要山峰有十八盘、三道毛山等。海拔均在700米以下。本县河流绝大部分属潮白、蓟运河水系,全县有大小季节性河流37条,较大的有黎河、沙河、淋河、魏进河,均由本县东部、北部向西南汇入蓟县于桥水库。本县东、北部山区,夏季降雨较多,加之山高城陡,因此雨季易发生洪水,造成水患。而秋春易早。建国来,为发展农业生产,在山区建成中、小型水库20余座,总容量为1.03亿立方米,并修建灌溉渠系663公里,建扬水站112处。在南部党峪、娘娘庄、地北头、鲁家峪四个公社内,修建了全县最大的东风渠。两川平原,按方田布井,现有机井10405眼,其中机电配套的8301眼。灌溉体系已初具规模,提高了抗早排涝能力,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本县土壤为淋溶褐土和草甸褐土,质地较为复杂。山地丘陵多为红粘土、黄粘土和石渣土,耕作层20-25厘米,肥力较差。两川平原以白沙土、沙壤土、沙土和黑粘土为主,耕作层为30-45厘米,土质较肥沃。根据土壤的特点,山区多露岩体,土层脊薄,风化作用强,水土极易流失,适宜于发展林牧业生产,两川平原,水源比较充裕,则宜于发展农业。本县山区矿藏资源丰富,有金、银、铁、铬、锰、石英、石灰石等。

本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4℃,最冷月(月)平均气温-7.10;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5.4℃。历年平均积温(二0℃)4035.2℃。年平均日照2844小时。地面封冻期每年不少于120天。历年平均降水量804毫米,丰水年(1959年)达1224毫米,枯水年(1971)489毫米,年内降水量极不平衡,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在农业生产上,灾害性天气较多,大致是春早、夏涝和早春低温,风、雹、霜冻等灾害每年均有发生。本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林果。全县耕地88.21万亩,占总面积的38.97%,其中水田和水浇地55.3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72%。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谷子等。1982年粮食种植面积68.33万亩,总产55055万斤。经济作物有油料(主要是花生)、棉花,并产蔬菜。1982年油料总产1375万斤;棉花总产98万斤;蔬菜总产2.4亿斤。

本县地处半山区,林果生产比较发达,全县现有林地62.02万亩,比解放前增长4倍多,其中人造林56.91万亩。全县有果树479万株,1982年产干鲜果品4088万斤。干果以板栗为大宗,本县为闻名中外的“京东板栗”产地之一,1982年总产310万斤。鲜果以苹果为大宗,1982年总产1986万斤。此外,尚有核桃、黑枣、红枣、红果、梨、柿子、葡萄等干鲜果品。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较快,1982年,生猪饲养量46.8万头,年末存栏30万头,当年出栏肥猪16.7万头;养羊6.2万只,大牲畜年末存栏3.1万头,其中役畜2.5万头。

1982年,全县农、林、牧、副、渔总收入10615万元。人均119.6元。

近年来,本县工业有很大发展,现有工业企业142个,其中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19个,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29个,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94个。在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企业96个,重工业企业46个,均为小型企业。生产项目有:钢铁、煤炭、水泥、化肥、机械、纺织、食品、建材等。198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090万元(80年不变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商业、饮食、服务网点不断增加,到82年底,全县有各类商业服务网点1593处,社会品零售总额达12902万元。

本县境内交通便利,主要公路有:唐兴(唐山一兴降)邦宽(邦均一宽城)两条国家干线公路,以及堡东(堡子一东陵)、王东(王迷寨一东旧寨)、石马(石门一马兰峪)遵玉(遵化一玉田)等县级公路。主要公路均为沥青路面。近年来,在国家资助下,山区掀起了筑路高潮,通车里程一年比一年增加。全县除极少数偏僻自然村因山路阻塞未通公路外,其余村镇均有公路通往县城,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21.9公里。此外尚有唐遵(唐山一遵化)、遵潘(遵化一潘家口)两条地方铁路,向南至丰润、唐山可与京秦、京山铁路接轨。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本县的文教卫生事业也发展很快。建国初,全县只有初中2所,小学17所。现在,有高中32所,初中100所,小学621所,在校学生达11.7万余人,教职员工5771人。医疗卫生单位,除县城建有1所规模较大的县医院外,在重要集镇还建有分院,各公社均设有卫生院、509个大队设有医疗站,同时,还有县属的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中医门诊部各1所,并有42个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设有医疗室。全县有各类医务人员1883人,其中农村医务人员1128人。这对预防疾病、保障人民健康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事业日益发展,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现在县城有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各1所,并建立了广播站和电视转播台,还有一个专业剧团。各公社都有电影队和广播站,有的重点大队也自办了电影队。

清东陵位于本县西北部东陵、马兰峪公社境内,以昌瑞山为中心,当时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古代帝后妃陵墓群,其中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埋葬着5帝、14后、136个妃嫔。陵内建筑工精料美,气势宏大。四周群山环抱,山景秀丽,是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汤泉公社境内的汤泉,也是本县著名的游览、疗养地。相传唐太宗征东至此,因泉水温度高,水如汤沸而得名。位于本县北境的长城,虽大部分已毁,但尚存一些遗迹。位于本县侯家寨公社境内的古刹禅林寺,有一棵银杏树,相传已有千年以上,为稀有古树。此外引滦入津工程、一些重要工程亦在本县境内。这些对发展本县的旅游事业都极为有利。


©lalalla,© 1999-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42134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13896